智慧赋能 科技引领推进天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成功召开,全方位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其中包含了一批文旅产业的最新应用,为文旅产业的提质升级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积极推动文旅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从扩展消费空间、提振文旅产业、提高营销效能、传承文化底蕴等多方面发力,促使信息化和数字化成为文旅创新的重要引擎,全力为游客带来更新鲜、更智能、更有趣的体验和更贴心的服务。
“文旅+科技”扩展消费空间
以数字化内容为核心的文旅信息化产品不但为消费者丰富了多维立体的场景体验,而且令文旅产业的空间运营价值更趋多元,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天津生日和跨年夜,市文旅局多次在南开区鼓楼商业街举办“鼓楼津声”系列活动,借助最新科技,以高清、三维的灯光,展示了天津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风貌。今年春季,市文旅局联合和平区共同推出了“津遇和平·海棠花”系列活动,天津市有史以来场地最大、设备最多、时间最长的沉浸光影大秀在民园广场上演,激光投影和全息投影将观众拉入梦幻仙境。
市文旅局还借助科技手段,不断加强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国公议局旧址设立了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已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即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重磅推出“天津数字文博展”和“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观众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欣赏到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以及我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旅+科技”提振文旅产业
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是以旅游装备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展会,天津作为旅博会的永久主办地,将于今年9月1日至3日举办第十三届旅博会,今年将设置旅游装备、数字服务、旅游综合服务、旅游目的地等8个展区,全面展示我国旅游产业最新成果。
本届旅博会将着重突出“科技赋能”,邀约国内外知名数字运营商、智能装备制造商、旅游大数据服务商等参展,全面展示数字旅游发展的成果和最新技术,为旅游智慧化改造赋能,比如展示火爆全球的ChatGPT在旅游行业的最新应用,以及智能AI、大数据、元宇宙等前沿科技。
本届旅博会还将着重突出“新兴业态”,如科技文创、潜水打捞、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沉浸式旅游演艺等,采用沉浸式展陈方式,营造旅游场景,让采购商和观众可以深入体验不同旅游装备、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的特色,力求引领文旅行业转型变革、突破创新。
“文旅+科技”提高营销效能
市文旅局持续挖掘全市主要文旅项目的优质资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聚人气引流量,着力吸引外地游客来津打卡消费。特别是深入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通过发布会、达人采风、漫游直播、话题挑战赛、优惠活动等形式,为我市重点文旅项目和产品持续制造话题、聚气引流、推波助澜。
以“我为天津文旅代言”为亮点,今年3月20日,包含我市16个区文旅资源推介内容的“文旅局长秀出天津范儿”短视频在抖音平台集体上线,各区文旅局长出镜代言宣传推介本区优质文旅资源,发布后10小时内占据抖音同城榜排名第1位,持续霸榜超过48小时,累计播放量突破500万次。
市文旅局还多次在建城纪念日、春节、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多次举办直播带货活动,展销天津文旅产品和非遗老字号商品,持续扩大天津文旅品牌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旅+科技”传承文化底蕴
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天津各大文博场馆通过网上展览、在线教育、网络公开课等方式,不断丰富完善展示内容,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市文旅局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指导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云建设,2022年对9场活动进行直录播,发布了29门课程、总时长1595分钟,文旅相关场馆信息1901条、文创产品100余种等数字信息,助推全民艺术普及。
为推动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火起来,天津博物馆利用可触碰互动性数字交感技术,推出了首个数字展览“鸣沙遗墨——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特展”。自然博物馆、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金融博物馆等挖掘馆藏资源,推出了“亚洲象米杜拉”“仕女游春”“湖广铁路债券”等数字藏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突出红色文旅资源,市文旅局研发投放了“革命文物进校园数字资源包”,推出“红色记忆——百场直播进校园”系列课程,以及革命文物讲故事H5长图视频,用新媒体形式展示好天津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