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文广旅局多举措推动文旅资源开发工作
今年以来,淮安市文广旅局围绕淮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格局”目标要求,紧抓江苏省“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沿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契机,有序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工作落实,取得显著成效。
特色工作有亮点。承办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现场调度会,较好展示了淮安市的经验和创新做法。景区规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与淮安市公安、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13个部门共同印发《景区帐篷露营管理指引》,全省首家通过规范性程序,明确景区帐篷露营建设标准和管理职责。研学旅行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与教育部门联合完成淮安市研学旅行精品、优秀课程发布,评选出精品课程3门、优秀课程12门、合格课程55门。
资源开发有成效。完成26条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联合淮安市委宣传部完成全市革命纪念场馆、项目专项检查,1名讲解员入选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推动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百里画廊建设,组织相关单位赴苏州、常州调研先进经验,加强丰济仓(西大街)文化街区、1415历史街区建设。评定4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8个乡村旅游点,5个产品、3个项目入选省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产品(项目),3条线路入选“水韵江苏·乡村四时好风光”2023乡村旅游春季精品线路。
基础长抓更坚实。召开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议,印发《淮安运河“百里画廊”文旅发展专项规划》,重点对运河沿线旅游形象标识体系、公共服务“四位”体系、沿线项目业态等进行规范化引导。与淮安市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开展A级景区高风险、水上项目安全督查。印发《淮安市旅游景区服务品质提升行动方案》,10家景区荣获淮安市2022年度“文明典范服务窗口”。完成22家景区复核工作,完成乡村旅游等协会分会改选工作。建立条线工作定期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