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过他写的歌,贺绿汀诞辰120周年特展徐汇开幕
1935年5月22日,由贺绿汀作曲、丁善徳钢琴独奏的《牧童短笛》在百代小楼灌制,这首2分50秒的钢琴曲,用西洋乐器演绎出浓郁的中国风,是《牧童短笛》的第一版录音,也是第一首走向世界的中国钢琴曲。
时隔88年,近日,这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旋律再度回荡在百代小楼——《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抱真:纪念贺绿汀诞辰120周年特展》在这里开幕,于原址听原音,悠扬乐声伴随历史回想,别有一番滋味。
贺绿汀(1903.7.20-1999.4.27)原名贺凯,号抱真,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是老一辈音乐家中的杰出代表。1923年考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34年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开中国钢琴“民族化”之先河。
在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中,《牧童短笛》和贺绿汀创作的另一首《摇篮曲》,分获第一奖和名誉二奖,他也由此受到瞩目。在齐尔品强烈推荐下,《牧童短笛》于1935年在日本东京出版,这首曲子成为齐尔品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巡演于欧美各大城市,并且坚持在节目单上标注中文,成为第一首享誉世界乐坛的中国钢琴曲作品。
也是在1934年,经聂耳介绍,贺绿汀进入电影界,创作了《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秋水伊人》《清流》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歌曲。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绿汀参加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创作了一系列革命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传唱一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为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发展,国民音乐教育事业的普及、提高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1998年4月获颁“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单是要有成熟的技巧,也必须具有极其敏锐的时代感受性,能够抓住时代的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致辞中引述贺绿汀先生的观点并表示,时代性就是一个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上音人始终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用最优的人才培养成果、最好的文艺舞台精品和最美的开放校园,回报人民、回报城市。
得知特展开幕,贺绿汀先生长女贺逸秋特别致信表示感谢,“父亲1903年出生,1999年去世,几乎经历了整个二十世纪。他和亿万中国青年一样,投入了火热的救国斗争。他所做的一切是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在党的领导下,以音乐为武器出了一份力量,他所做出的成绩还要感谢他的老师黄自先生和上海音乐学院的老教授们。”
据了解,此次特展以贺绿汀各时期的唱片、乐谱为主要展陈内容,结合影像资料、理论著作、纪念文集等,串联起他作为“创作者”“革命者”“教育者”的一生,展览穿插趣味互动环节,展厅内的智能钢琴循环演奏贺老的代表作,后续还将开启线上数字展厅,为观众提供更多服务。
本次特展主办方之一,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洁介绍,中唱近年来积极投身对中华老唱片文献及声音资料的挖掘、修复、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历史声音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此次在大量有关贺绿汀音乐、创作、唱片的整理工作中,他们也挖掘出了百余份相关录音资料。徐汇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作为20世纪中国音乐的经典,贺老的作品经久不衰,希望其伟大的精神内核和情感共鸣,能通过展览继续鼓舞和传承给后来者,保持真性、抱持真理。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文旅局、徐汇区委宣传部指导,徐汇区文旅局、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懿出席活动并为特展揭幕,开幕式现场,上音师生以不同乐器演绎了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游击队歌》和《摇篮曲》三首耳熟能详的作品,呈现了一台颇有亮点的小型音乐会。展览将持续到12月31日。
TIPS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811号二楼
免费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