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技艺与时代脉搏“连线” 海南特色非遗产品融入日常生活
编者按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海南人民创造了数量较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琼侨歌谣、东坡笠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文化需要在传承创新中发展,非遗技艺更是如此。近年来,海南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潮”起来。
挖掘、保护、传承、创新……近年来,海南旅文部门和各级文化机构在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的同时,以非遗要素为纽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非遗工坊为抓手,提升产品创意设计含量,推动古老非遗与现代时尚潮流“连线”,一批特色非遗产品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带有黎锦图案的包。资料图
非遗项目“上新”
应用场景更加多元
2017年3月,我省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海南村话民歌、黎族传统剪纸艺术、海南端午习俗(泊潮海龙舟)、海南苗族婚俗等10个项目入选;2021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省报送的疍歌、海南苗族盘皇舞、骨器制作技艺(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4个项目入选;2022年5月,儋州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儋州加丹纸制作技艺、儋州红鱼干晒制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
近年来,我省制定实施《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积极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非遗项目不断“上新”。
在加大非遗保护力度的同时,我省各级旅文部门在促进非遗利用发展上下功夫,重点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公园、酒店、商场等场景,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
近日,三亚传来一则好消息:“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发布,“三亚南山国际非遗中心文旅融合暨非遗融入景区创新案例”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案例”。这是继2022年入选首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后,该景区获得的又一殊荣。
近年来,南山文化旅游区利用非遗元素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游客行走在该景区,经常可以看到儋州调声、崖州民歌、黎族竹木器乐、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等特色非遗项目展示,并可动手体验或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身着黎锦服饰阿婆的一声“波隆”(黎语“你好”)让人倍感亲切。该景区依托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打柴舞等10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成9个非遗主题展馆,并推出《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实现非遗项目与演艺节目的互融互通,实现了非遗传承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双赢”。
此外,我省各市县通过设立非遗工坊、非遗主题旅行线路、非遗市集、非遗主题博物馆等,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满足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槟榔谷舞蹈演员表演《槟榔·古韵》中《钻木取火》篇章。单正党采风团队摄影师拍摄
非遗产品“上新”
设计感时尚感满满
曾几何时,人们一提到非遗,总觉得那是很有年代感和距离感的“老古董”。如今,随着非遗文化的传播和非遗产品的“上新”,人们的固有印象已逐渐改变。
201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为中国首个、世界上第二个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览的非遗项目,让更多人认识了这项传统技艺。如果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如今黎锦图案已开始出现在多种时尚品牌的服饰、包包上,成为一种时尚符号。
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凯是黎锦时尚化之路的开拓者之一。在她看来,黎锦不应仅仅摆在博物馆里或织女的家里,应该通过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让它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实际上,该公司通过不断探索,已用黎锦制作了围巾、丝巾、饰品、箱包、壁画、旗袍等产品,品类多达2000多种。
54岁的张必弟是海南琼海人,在外打拼多年后,于2015年回到琼海,开始从事椰雕工艺品制作。他将椰雕制作与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结合起来,用椰壳、椰木、椰棕等原材料加工制作电子产品、纪念章、文创产品等,刷新了人们对椰雕产品的认识。
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草编”传承人袁洁是一名“70后”,她从跟着当地老人学编草兜、草席起步,逐步延伸设计和编织出门帘、草帽、草鞋、坐垫、盘、筐、篮等工艺品。袁洁多次前往广东、广西、浙江等地参观“取经”,并结合多种编织方法,加入色彩,让草编工艺品花样更多、更好看。
近两年,面貌一新的海南非遗产品加速走出“岛门”甚至“国门”,在更宽广的舞台上亮相。
4月15日,2023消博会时装周闭幕式暨“向往昌江、邂逅微光”闭幕秀活动在海口举行。图为黎锦服饰展示环节。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前不久,海南非遗来到澳门特别行政区“会友”。在大三巴牌坊前上演海南黎锦主题时装秀,在郑家大屋展示海南椰雕技艺……琼澳两地人民以非遗为纽带,书写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故事。海南布黎布舍服饰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孟丽参加了时装秀活动,在活动现场,她带去的100多件黎锦文创产品销售一空。“在澳门,有很多人认可我们的产品,愿意为黎锦文创产品买单,这给了我们‘走出去’的信心。”她说。
已经带着黎锦产品去过世界许多地方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也受到启发。“非遗传承人要拥抱新设计、新平台、新市场,为非遗产品开拓出海渠道,开发更多应用场景。”
非遗力量“上新”
薪火相传活力迸发
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南年轻人喜欢上了非遗。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传统习俗,黎族的织锦技艺、制陶技艺都是“传女不传男”的,但出于热爱和一份责任感,一些男孩也加入了织锦、制陶的队伍。
五指山市的王程业、王程宏兄弟俩虽然不到10岁,但学习织锦已多年,目前已能织出多种黎锦图案。而这,要归功于他们的奶奶——刘香兰。她不仅教会了自己的儿子织锦,也将这项古老技艺教授给了自己的孙子。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的妇女经常在一起织锦,我跟着妈妈学会了织锦。”2008年,我省启动“黎锦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工作时,刘香兰第一个报了名,并成功入选。
刘香兰十分乐意向年轻人传授织锦技艺。她在村里建立黎锦传习所,叫来村里的妇女一起织锦,手把手教其他人。此外,她还是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和五指山市部分小学的客座教师,定期到学校给学生上织锦课。
昌江石碌镇保突村“90后”李名众,出生于一个制陶之家。他的外婆是已经去世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羊拜亮的表妹,他的母亲刘梅珍是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看到家族一代代传下来的制陶技艺面临无人可传的局面,已在免税店工作了4年的他辞职回到村里,开始进一步学习制陶技艺,组织黎陶研学活动,并去昌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黎陶老师。
三亚天涯区黑土村的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黎陶器皿和雕像。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保护传承非遗,人很关键。我省各地出台多项举措,加大对本土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比如,五指山市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技艺传承“青蓝工程”,通过建立名师传艺扶持机制、名师传艺阶梯式奖励机制,完善传承人培养体系。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坚持“从娃娃抓起”培养非遗传承人。该县有20多所中小学校开设了以非遗文化、黎族苗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或社团活动,通过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保亭的黎族钻木取火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照方经常受邀走进校园宣传推广非遗。“吸引更多人关注也是一种保护,希望有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学习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让这门技艺传下去。”他说。
当非遗搭上文创、直播“快车”,当景区、酒店出现了非遗元素,当非遗产品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潮玩”,非遗与大众的距离便拉近了。当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00后”开始学习传承非遗技艺,成为“新生代”非遗传承人、推广者,非遗就会散发出新光彩。
原标题:古老技艺与时代脉搏“连线” 让非遗潮起来
记者:李艳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