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江西“非遗+”让现代生活更美好
弋阳腔、万载夏布织造技艺、南丰傩舞、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名扬天下,赣南客家文化、湖口青阳腔、文港毛笔、瓷板画绚烂多彩……江西非遗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赣鄱悠久历史。
古老的文化,鲜活的传承。
近年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展示场景不断丰富,产生了“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双向奔赴中出圈出彩。
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区
非遗进景区 让旅游“热”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旅游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为非遗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
当旅游邂逅“非遗”,能玩出怎样的“文化味儿”?在婺源县江湾景区,当地民众表演传统民间艺术“豆腐架”,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篁岭古村,村民激情四射地舞动长龙,浩浩荡荡游街而行;西冲村,游客们饶有兴趣地欣赏传承人现场制作花灯,有的游客还拿起画笔,体验一把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近年来,江西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共赢之路,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资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发展之路。
武宁县西海湾景区设置水上舞台,演出剧目以国家级非遗“武宁打鼓歌”、省级非遗“武宁采茶戏”等为主,配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非遗+旅游+演艺”的新业态广受游客欢迎,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新余仙女湖景区举办中国(仙女湖)非遗旅游欢乐周,涵盖非遗市集、非遗展演、非遗音乐大集等活动……一个个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不仅激发了非遗传承活力,也提升了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此外,江西通过举办“非遗购物节”,整合全省11个设区市180个非遗项目、500多位非遗传承人,集中宣传展示江西非遗保护传承的成果,让游客在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举办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周,发布3条跨区域非遗旅游线路和11条设区市线路;策划推出戏曲驻场演出、非遗雅集、非遗读书沙龙、技艺体验等活动……
不断释放的非遗魅力,助力江西旅游“热”起来。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遗进社区 让城乡“火”起来
去年7月,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顺利通过文旅部验收,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江西大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先后获批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举办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第六届湘赣鄂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传统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静态展示与活态演绎相互补充、良性互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非遗传承发展之路。
入夜后,江西万载古城景区人潮涌动,一场“焰火之恋”烟花秀,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当地依托万载花炮制作技艺,不断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形成“逛古城、喝大碗茶、赏花灯戏”的特色文旅品牌。在万安县高陂镇田北农民画村,打造了集创作、展示、培训、写生、休闲旅游“五位一体”的传统美术类产业基地。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可观赏畲族马灯舞、畲族竹杆舞灯等非遗表演。在萍乡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非遗项目湘东皮影戏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
非遗,连接百姓生活,融入人间烟火。
此外,江西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截至目前,江西省共建成非遗展示馆154个。
2023年5月,由乐平市文化馆自主筹建的乐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赣剧楼正式对外开放。开馆以来,共举办近百场赣剧专场演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超10万游客前来参观打卡。11月,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世界客家非遗馆建成并投用……
一个个非遗馆的揭牌启用,进一步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路径,也为文旅融合加入非遗元素、注入崭新动能。非遗馆,已成为非遗传承、传播推广的重要阵地,链接传统文化与市民游客的“城市会客厅”。
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
非遗进校园 让文化“传”下去
校园唱响“哎呀嘞”,兴国山歌进校园。
兴国,不仅是有名的“将军县”,更是“山歌之乡”。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兴国县持续推动“山歌进校园”,将兴国山歌引入课堂。同时,当地不断创新形式,开展“校园十佳歌手评选”“校园山歌艺术节”等活动。通过讲唱结合,兴国山歌“声”入人心。
山歌进校园,是江西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的一种新尝试。
为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赣州市章贡区也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并将采茶戏列入音乐课、改编采茶韵律操在全区推广。南昌市在市属高校创新开展2023年南昌市“非遗青年说”系列活动。抚州职业技术学院邀请抚州采茶戏、临川篾编技艺、临川白浒窑陶瓷工艺、抚州神佛木雕和宜黄戏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课。吉安井冈山市东上学校每周开展一次井冈山全堂狮灯进校园活动,并挂牌成立井冈山全堂狮灯传承教学基地……
非遗进校园,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展现了非遗的青春风采,让中华传统文化之花在校园绽放,代代传承。
“前不久,江西4家单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生动展现了江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新成果。”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江西将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深入实施非遗保护传承工程,大力创建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区,着力培养一批非遗后继人才,全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