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江西日报》: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巡礼

2024-01-24 纪委 52
江西是革命文物大省,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江西省红色资源星罗棋布,...

江西是革命文物大省,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江西省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全省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96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3650件(套),核对登记的红色标语10748条,革命文物数量及其价值在全国均处于领先位置,堪称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评选出首批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10个。2023年,瑞金市、铜鼓县、井冈山市、于都县、安源区等5个县(市、区)通过验收,成为江西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各示范县创建单位积极落实创建工作方案,思路清晰,工作得力,积累了一系列创建经验,革命文物保护机制不断健全、保护水平明显提升、传承运用成效突出、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工作效力持续增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瑞金:创新模式

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红都标杆

瑞金是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也是全国革命文物大县,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第四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江西省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示范案例等6项国家级、11项省级殊荣,创造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的新模式。

叶坪朱坊红色康养村

探索建立革命文物管理新体制

出台《瑞金市革命文物守护人制度实施方案》《瑞金市文化旅游发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设立市、乡镇、村(社区)三级革命文物守护人和保护管理责任人,探索实行“纪念馆+公司”管理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属地负责、行业监管、社会参与”的革命文物保护长效机制。

探索“革命文物+社会参与”保护新路径

充分利用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倡导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来瑞金追根溯源,持续开展“革命文物认护”活动。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有效解决了部分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资金、技术等问题,逐步构建革命文物共建共享的新局面,探索出了保护新路径。

探索形成革命文物示范县创建工作新经验

出台《瑞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方案(2022—2024)》,将《瑞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控,引领创建工作全面高效开展。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保障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落实到位,充实人才队伍,高位推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开展,形成革命文物示范县工作新经验。

游客在叶坪革命旧址群内踊跃参与“一苏大会”代表选举体验活动

铜鼓:守护“铜鼓红”

传承红色基因谱新篇

铜鼓是秋收起义领导指挥中心,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起点和中心区域,也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全苏区”县。近年来,铜鼓县深入实施“文旅兴县”发展战略,以“革命文物+”为抓手,积极做好“红绿融合”“红古结合”文章,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红色名村排埠镇

整体连片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

坚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将革命文物作为建设红色名村、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一批“教育基地”“民宿”“村史馆”不断涌现,实现文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创了“以红带旅、以旅富民”的生动局面。

整体活化利用与红色研学实践相结合

铜鼓县成立江西省首家县域研学公司,依托革命旧址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以秋收起义、湘鄂赣革命为主线,以伟人足迹、红色故事、红色文物、红色名村等为载体,在传统红色旅游基础上,创新开发红色沙盘课等红色研学产品。接待各类研学团队,人流量与创收量均达到新高。

党建引领与教育基地建设相结合

铜鼓县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面的作用,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纳入党性教育、基层治理,与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基地建设互融互促。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全县25处革命旧址已建设成为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铜鼓县依托革命旧址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接待各类研学团队,人流量与创收量均达到新高

井冈山:借智引智  固本兴新

开创融合发展之路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近年来,井冈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固本强基,固本兴新,充分借智引智,走出一条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融合发展之路。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井冈山先锋软件技工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宣讲活动

构建全链条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压实保护责任

井冈山市将文物保护与考核工作挂钩。由市人民政府下发“六个一”责任包干制文件,构建全覆盖、全链条的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压实属地政府责任。同时,请网格员兼任文保员,丰富市域社会治理的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实践。

创建全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提升价值阐释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与江西师范大学联合创建全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开展研究、宣讲、展示、数字化保护、智库建设等合作,积极探索“革命博物馆与研究型大学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中心2个课题分获202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立项,6个课题获省级立项。

2023年5月15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举行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挂牌仪式

聚焦“大思政课”基地铸魂育人功能,讲好井冈故事

井冈山市与团中央联合开展万名大学生宣讲井冈山精神志愿活动,实施“育苗计划”,培养红色传人;与国家网信办合作开展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数字化行动;与近百家高校实施“馆校融合”工程,打造精品思政课程。2023年,4个项目获教育部思政工作质量提升改革和精品建设项目,1个案例获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

于都:打响长征文化品牌

做好“红色旅游+”文章

于都是长征集结出发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于都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于都时的殷殷嘱托,提高站位,守正创新,大力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长征纪念月系列活动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举行

创新革命文物保护体制机制

于都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抓大保护,将县博物馆升格为副处级单位,新增人员编制36个,新成立了正科级的红色资源保护中心,扩编充实党校、党史、文旅等单位人员力量;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共护文物,大批热心企业、红军后代、理事会、旧址产权所有人主动捐资1300多万元,完成了一批低级别革命文物的抢救修缮和环境整治,构建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大格局机制。

全力打造长征文化品牌

建成了于都长征学院、长征大剧院、长征历史步道、红军小镇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打造的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新名片;发动市民组建了长征源合唱团、长征源宣讲团、长征源演艺团、小红星讲解团等4支公益队伍赴全国各地开展红色文化交流,讲好于都红色故事,长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做好“红色旅游+”文章,推动长征文化与时尚之都、富硒产业、体育融合,打造了红军小镇、富硒小镇、兰花小镇等特色文旅小镇,红色游成功带动购物游、乡村游、赛事游、红培研学游、工业游。通过“红色+旅游+工业”,创建工业遗产旅游基地,中华钨矿公司旧址面貌焕然一新,游客络绎不绝。

红色名村井塘村,这里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党建+产业新村”“生态新村”“旅游新村”

安源:创新“五化联动”

探索活化路径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卓越贡献。创建示范县以来,安源区创新“五化联动”,通过强化保障、以文化人、资源转化、活化利用,有效增强和提升了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安源区在城市发展规划中优先谋划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和融合利用,改造后的安源风情老街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连成一体,成为点亮“安源红”品牌的新名片

健全机制,

传承保护与城市更新双管齐下

成立革命文物工作领导小组、安源景区建设指挥部,景区、纪念馆、区、镇(街)、部门联动密切配合,抓好红色景区建设与文物保护利用。坚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一盘棋”,在棚户区改造、环境整治、城景提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和谋划革命文物的整体保护和融合利用,将革命文物作为打造和点亮“安源红”品牌的名片。

活化利用,

红色旅游与红培研学双轮驱动

实现红色旅游与研学旅游业态融合。创新文物故事讲述方式,拓展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作用。研发《毛泽东下矿井》等现场教学微党课,创作《高自立的家国情》《张家湾的红灯》等一批精品节目。打造全国独创的“文物旧址+景区实景+快闪故事演绎”的行进式红色情景体验剧《风从安源起》。

2023年9月27日,由全国少工委指导的“红领巾号”之旅实践活动季,在萍乡安源举行结营式,为国庆前夕的安源又添亮丽色彩

举办活动,

打造革命文物主题游径

成功举办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00周年座谈会,推出“中国共产党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江西的早期探索实践”主题展览等一批精品展览。建设安源路矿工人运动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努力探索创新“红色+”旅游新业态,打造“安源村史馆——《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取景点——饮马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