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研讨活动在西安举办

2024-08-03 纪委 47
为凝聚行业力量、更好地推进秦腔艺术繁荣发展、担负起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作为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的重要内容之一,7月31日下午,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研讨活动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举办。研讨活动由...

微信图片_20240802173725.jpg

为凝聚行业力量、更好地推进秦腔艺术繁荣发展、担负起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作为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的重要内容之一,7月31日下午,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研讨活动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举办。

研讨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金根主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柳萍,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副院长苏凤丽,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小康,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原主任王军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唐瑜君,西安三意社社长侯红琴,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作曲家张新怀,西安易俗社一级导演陈强,西安三意社一级舞美设计师张崇学,渭南市秦腔剧团团长代九奎,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淼,戏曲评论家李想等秦腔领域的相关领导、专家、艺术家以及众多秦腔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秦腔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路径,从戏曲人才培养、创新剧目编排、提升舞台表现、拓展宣传渠道等方面深入交流,集思广益。

出人出戏,夯实发展根基

“创新发展,贵在继承。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来创新发展,不可搞空中楼阁式的创新,而丢掉了秦腔的魂。”马友仙表示,作为全国最高规格的国家级秦腔艺术盛会,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就是弘扬秦腔艺术、推进秦腔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催化剂,它为每一个院团搭建平台,促进剧目的提炼和升华,推进人员的交流和成长。

“中国传统戏曲面临着一个与现代生活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关键时刻。”柳萍表示,就宁夏来说,过去10年,宁夏走出了一条适合宁夏秦腔发展的道路,比如,以移民搬迁为背景创作的《花儿声声》、加入信天游元素的《王贵与李香香》等剧目均深受观众欢迎。接下来,宁夏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培育力度,同时与西北五省区院团充分合作,把秦腔艺术更好地推向全国。

“好的剧目是剧团的立身之本,而好的作品靠的是人,没有好的编剧、导演、舞美、演员,是无法诞生好作品的。”李梅表示,要爱护创作者、爱护秦腔从业者。《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对秦腔的发展意义重大,要进一步优化秦腔发展环境,五省区拧成一股绳,把秦腔推向新的高点。

自陕西提出振兴秦腔的口号,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四十年来,秦腔的发展变化举世瞩目,振兴秦腔渐入佳境。“秦腔是一种文化,更是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群众看戏、爱戏,爱的是好看的戏。秦腔作为表演艺术,优秀的表演人才是群众喜爱的关键,出人出戏成为振兴秦腔的第一要义。”王小康表示,四十年来,陕西推出了诸如《迟开的玫瑰》《西京故事》《柳河湾的新娘》等一批斩获全国大奖的优秀之作,涌现出包括两次获得戏剧梅花奖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李东桥,以及李娟、李小锋、惠敏莉、侯红琴、李军梅、王航等一大批优秀的中流砥柱及青年新秀。

守正创新,绽放传承发展生命力

王军武表示,秦腔是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大剧种,是渗透在群众血液之中的文化传承。振兴秦腔不仅是一个剧种问题,更是群众路线的问题。要大力推动基层秦腔院团的发展,创新秦腔音乐表现形式,推进秦腔的发展。

张新怀表示,为解决秦腔戏曲的生存与发展,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于传承保护,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剧种竞争力,使秦腔剧种不断发展壮大,永葆生命力。

多位与会嘉宾均表示,需要不断提升秦腔的表演形式和艺术内涵,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更好推动秦腔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面向时代,增强老剧种的新活力

在谈到创新舞台表现力、增强传播效力时,渭南市秦腔剧团团长代九奎表示,该团通过引入现代舞台设计概念,采用灯光、音效和舞美等技术手段,打造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效果。建立了秦腔剧团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定期更新演出信息,通过“抖音院团直播计划”,开展专业戏曲直播,介绍演员以及与观众互动,利用直播技术吸引更多观众,提高秦腔影响力。

“戏曲特别是秦腔这种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个长时间、大面积的系统性工程。”李想表示,除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开展大面积推广外,还需要重视戏曲的当代传播力。当年西凤杯和广播大赛电视大赛捧红了很多演员,也选拔出很多民间选手,现在的新媒体渠道里也涌现出大量青年演员。要进一步重视媒体传播,用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为秦腔人才的涌现、为活跃传承氛围贡献力量。

秦腔艺术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颂华章。近年来,西北五省(区)先后创作排演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其中,《大树西迁》《柳河湾的新娘》《火焰驹》《花儿声声》《锁麟囊》《骄杨之恋》《昭君行》《陕北往事》《根据地》《情怀》等优秀剧目荣获多个权威奖项,共有36位秦腔表演艺术家39次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桂冠。

杜金根在总结发言时,首先对各位专家、艺术家就秦腔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给出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他提出七个开放性问题,致力于与各位专家及所有秦腔从业者、爱好者一起寻找答案,共同探索新时代秦腔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一是要认真思考秦腔这一古老艺术的发展方向,二是如何增强秦腔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三是如何增强社会公众对秦腔现代戏创作的认可度,四是秦腔如何运用好现代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五是秦腔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化场景,六是秦腔需要培养和招募什么样的人才,七是秦腔院团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他表示,本届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在实质上是传承和发扬秦腔文化的一个动力,希望以此次研讨活动为契机,携手共进,让秦腔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