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馆千校”江西行|抚州市:馆校合作育新人 以文教人亮新彩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为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活化利用博物馆资源,抚州市各博物馆广泛开展“百馆千校”系列活动,积极融入当地各大中小学,实施馆校共建项目,为青少年学生搭建起探索历史、感悟文化的广阔平台,争当各类学校的第二课堂。
弘扬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抚州市博物馆先后在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崇仁宝水实验学校、资溪县第一小学等学校展出《赣抚遗韵,文脉留香》《致童年——古代小孩儿玩什么》等流动展览。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东华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在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讲解员的引领下,有序参观《传承·瑰宝——呈现中华非遗之美》展览,通过一系列精美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同学们在趣味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抚州非遗融入学校教育,使传统文化回归年青一代的生活,带动更多青少年加入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以宋韵文化为主题,推出《唐宋八大家》《洁白之操 寒于冰霜——清正廉洁的王安石》等主题流动展览,先后走进临川七中、临川九小、临川十五小、东华理工大学、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了课堂、流动展览十余次。《唐宋八大家》流动展览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通过“个性签名”“文化宣言”“工作履历”等一系列更具有趣味性的方式,使学生们了解到这八位文章大家的生平。此外,还将《王安石与故乡临川》课堂、《洁白之操 寒于冰霜——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展览等送入校园,深入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
抚州市博物馆送“致童年——古代小孩儿玩什么”流动展览进临川十二小
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在东华理工大学开展流动展览《传承·瑰宝——呈现中华非遗之美》
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送“唐宋八大家”主题流动展览进临川九小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战火硝烟虽已远去,但红军精神始终熠熠生辉,为进一步坚定青少年对于革命理想信念的信心,抚州市各博物馆把红色文化融入社教活动,深化馆校合作,增强文化自信。抚州市博物馆将“红色烽火”大思政课纳入本馆重点实施的红色教育项目,精心打造了《祖国在我心中 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传承红色文化 赓续精神血脉》《育传统美德 扬爱国之心》等红色教育课程,先后在临川十二小、东临新区湖南乡中心小学二部、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曾巩学校、崇仁宝水实验学校开讲。乐安县博物馆推出“乐博人 话乐安”系列课程——《巾帼血染芙蓉山》《以红养正 颂红育童》《追忆先烈 领悟精神》《精品文博课》走进校园,阐释深厚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讲述感人的革命文物背后故事,穿插有趣的手工制作,开辟精彩的“第二课堂”。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邀请退役老兵——钟常军走进校园,讲述老兵故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资溪县博物馆精心制作思政课《大觉山下的惊天枪——“资溪事件”》。通过讲述本土红色故事,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抚州市博物馆“红色烽火”大思政课进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
乐安县博物馆“芙蓉山五女跳崖”思政课进佛山江西商会希望小学
资溪县博物馆在资溪县第三小学开展“大觉山下的惊天枪——‘资溪事件’”思政课
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邀请退役老兵钟常军走进临川第九小学讲述老兵故事
践行志愿服务
弘扬志愿精神
来到博物馆参观,游客们会看见小小的他们穿梭在展厅,用稚嫩的声音讲述古老的历史,他们就是通过培训“上岗”的“小小讲解员”。为推动博物馆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培育新时代新青年,抚州市博物馆、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陆九渊纪念馆、南丰县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举办了“小小讲解员”“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通过普通话培训、讲解礼仪、讲解实操等培训,小志愿者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进行讲解实践,展现出他们积极向上和阳光自信的少年风采。
抚州市博物馆在馆内开展
第九届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
“小小讲解员”在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内
开展志愿讲解
“小小讲解员”在陆九渊纪念馆内
开展志愿讲解
新媒体助力
推广网络精品
抚州市各博物馆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抖音等渠道发布工作动态和展览信息,提升文化传播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推出《恰同学少年——百年征程中的青年英雄》《人类瑰宝 炫美中华——中国文化遗产中的艺术宝藏》《为国砺剑——新时代科技强军路上的领跑者》等线上展览,并同步推出线上有奖竞答,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金溪县浒湾雕版印刷博物馆则通过系列短视频和直播课程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雕版印刷技艺和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