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 | 陕西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成果一
圆满举办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开启入境旅游发展新篇章
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圆满完成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服务保障任务。习近平主席向开幕致信,中美嘉宾500余人共商旅游发展,17项重要活动精彩圆满,包括西安与洛杉矶在内的3对城市结成“中美旅游伙伴城市”,双方代表现场签署合作项目22个。本届对话活动规格高、规模大、成果丰、亮点多,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为后疫情时代国际旅游合作与发展树立了新典范。美国千人游陕西和2024美国洛杉矶“长安灯会”相关议定事项分别在西安和阿卡迪亚市成功举办,实现中美两国旅游发展双向奔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紧抓国家出台促进外国人来华便利化措施良机,出台入境旅游及宣传营销奖励办法,邀请2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旅行商来陕踩线,推动新开或恢复53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实现中亚“五国”航线网络全覆盖。在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点布设1975台POS机和51个外币兑换点(ATM机),极大地促进入境旅游加速恢复。
成果二
春晚西安分会场节目《山河诗长安》实力圈粉,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2024年春节,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全力做好央视春晚节目推荐工作,提供符合年节氛围的陕西非遗素材,随着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以深厚文化底蕴、独特地域风韵、创新技术呈现、沉浸观演体验登顶全球热搜,带火了陕西旅游市场,让跟着“综艺去旅行”成为一种新时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精心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复兴强国有我”国庆节主题等重要节假日文旅活动5600余项3.6万余场,营造喜庆氛围、拉动经济消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举办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7657场,参与游客2628.13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9.3亿元。开展“与辉同行阅山河”陕西专场直播,带动文旅及其他商品销售突破2.25亿元。2024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8.17亿人次,同比增长14%;国内游客花费7668亿元,同比增长16.5%。
成果三
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成效明显,为培育文旅战略支柱产业注入新动能
坚持把文旅强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为目标,深耕旅游景区及线路、文娱演艺、文化创意、会展经济、商旅名街、出版印刷发行、体育(赛事)经济、乡村旅游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出台加快文旅产业发展26条措施、财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15条措施等保障政策,全力推进全省1247个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成功举办2024年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签约46个项目134.32亿元,开展跟着“演出”“民宿”“文博”“诗词”“美食”游陕西系列活动,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实现营业收入8638亿元,超预期指标1.58%。陕旅集团荣膺2024中国旅游集团20强,陕西华夏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荣膺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文旅企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成果四
创新举办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彰显陕西文旅新形象
2024年10月12日至11月10日,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陕西成功举办。本届艺术节从国际化水平、市场化程度、专业化水准、多样化呈现、社会知名度、群众广泛性六个方面求新探索、全面提升,八大板块145场精彩活动,吸引了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艺术家、34部精品剧目、1300余件展览作品参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的重要平台。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依托国家“欢乐春节”“部省合作”品牌活动,组团赴突尼斯、摩洛哥举办“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喜迎龙年·品味陕西”活动,组团赴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陕西”旅游形象推广活动45场,讲好陕西故事,扩大陕西影响,掀起陕西文化旅游热潮。
成果五
省级两馆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取得实效,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新发展
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文化馆积极探索“两权分置”改革,坚持以需求导向为引领,开展更具灵活性的社会化运营,拓展AR体验、非遗展览等文化供给服务,文创售卖、剧场演出等经济服务;下沉基层、文化推广等公益服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五级全覆盖,榆林市图书馆、富平县图书馆等新馆建成开放,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870个,培育“陕图讲坛”“铜川有戏”等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40个。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八小时外”延伸,10个地市公共图书馆均设置24小时阅览室,部分馆舍实现无人值守等智慧服务。陕西省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影响力评价”中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影响力总排行榜第六位、西部第一位。
成果六
推动《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立法,擦亮陕西特色文化新品牌
2024年11月27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汉中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商洛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3部法规将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推动陕南民歌长久保护、有效传承、创新发展步入法治化轨道。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出台《陕西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若干措施》,举办陕西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全国秧歌展演、秦腔梅花奖名家晋京专场演出、“ 一宴千年”非遗美食系列活动等,组织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全国巡演,评选出十大年度非遗人物、十大优秀非遗工坊以及一批典型案例,公布陕西省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140家,推动非遗创新发展、传承文化之美、融入现代生活,陕西戏曲、陕北民歌、陕南民歌、陕西非遗美食等特色文化品牌矩阵效应凸显。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发布《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陕西2个单位和5个人分别被表彰为全国非遗保护先进集体和个人。
成果七
沉浸式数字文旅项目不断涌现,引领文旅经济发展新热潮
陕西省图书馆、大唐不夜城等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打造国潮沉浸剧场《唐朝诡事录·西行》,建成“长安·视无界”VR体验馆,引进入驻《一梦入大唐》《消失的法老》《漫步太阳系》《环游地球80天》等数字文旅项目,市场反响强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还成功举办全省数字文旅发展推进交流会暨数字文旅示范展示活动,为入选全国数字文旅优秀成果的示范园区、试点项目、典型案例颁发标牌,与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盛世万和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化数字赋能,布局未来产业,打造陕西文旅新IP。
成果八乾县乾陵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助推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
乾县乾陵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陕西省第1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数居全国第十位。陕西还新增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旅游休闲街区1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4A级旅游景区13家和4C级全国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家,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增至71家,出台《旅游民宿质量要求与评价规范》《民宿管家服务规范》,验收国家级甲级民宿5家、乙级民宿4家、丙级民宿7家。连续3年成功创建3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一大批高品质旅游产品走进市场,彰显了陕西文旅资源独特丰富的优势、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的强势和多元旅游业态蓬勃发展的盛势。
成果九
“三秦四季 暖心工程”深入开展,全省文旅服务质量提升取得新成效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一手抓优质服务促进,一手抓服务质量监管,深入实施“三秦四季、暖心工程”,以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化、特色化、人性化为突破,从细节入手,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为全省165家重点旅游景区配备330台卫星电话,为游客营造了安全的旅游环境。接续开展“春晖”“夏雨”“秋风”“冬暖”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累计出动执法检查12.7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9万家次,全力保障游客“安心购、舒心住、放心游”。西安昆明池景区、咸阳乾陵景区获评全国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成果十
全省文旅系统政务新媒体矩阵作用发挥显著,构建文旅宣传新格局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4个官方新媒体账号和11个境外新媒体账号坚持内容为王,发布稿件3533篇,阅读量超过400万次,发布短视频6000余条,播放量超过5亿次,52次登上各类新媒体热榜,粉丝总量突破550万,全年累计进入全国省级文旅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TOP10榜单21次,厅官方抖音号获评2024年陕西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优秀账号,成为引导网友和游客探索、传播、享受陕西文旅的重要平台。成立全省文旅系统政务新媒体矩阵,统筹省市县三级文旅部门和重点旅游景区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平台开设的383个新媒体账号,聚焦全省文旅资源、精品线路和特色活动,策划线上集中推广活动66次,为提升陕西文旅吸引力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