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粤博举办

2025-04-24 纪委 67
日前,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全国流动博物馆优质资源直达基层:实践路径与未来趋势”工作交流会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

日前,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全国流动博物馆优质资源直达基层:实践路径与未来趋势”工作交流会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协办。会议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专家、学者和从业者,旨在探讨流动博物馆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博物馆资源的公平共享和文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吴华钦和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瑞昌出席年会并致辞。

图片1.jpg

全体参会人员在广东省博物馆合影

吴华钦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近年来,流动博物馆凭借其独特的灵活性、便利的流动性和广泛的覆盖面,已成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的重要平台。新时期,广东流动博物馆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重要机遇。2024年11月新修订的《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这为新时期推动我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同时,国家对口援藏援疆、南北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重要战略部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重要部署的实施推进也为我省流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机遇。面向未来,流动博物馆事业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王瑞昌对2024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工作进行了总结。2024年,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创新思路,积极应对“博物馆热”,深挖藏品背后的文化和科学内涵,全力推动“流动博物馆”工作,将“科学”“历史”和“文化”搬出博物馆,送进社区、学校、企业、军营、商场等基层一线,打造“家门口的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计开展巡展活动2万余场,受益群众超过千万人次。

本次会议围绕“优质资源直达基层”主题,邀请了多位在流动博物馆领域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专题发言和交流发言。与会者一致认为,流动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文化自信的建设者,能够有效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广东是全国较早实行“流动博物馆”的省份,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建设“流动博物馆网”,并争取了省财政的支持,委托广东省博物馆具体运营和管理。广东省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发起者之一和副主任委员单位,在推动中国博物馆行业的协作、创新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博物馆还参与了流动博物馆领域的业务标准制定,例如跨行业策展、展览巡展流程、展览数字化应用等,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同时,广东省博物馆依托广东省的文化资源和经济优势,发挥区域枢纽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间的协同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

广东流动博物馆项目自2005年正式启动至今,已走过了整整二十载的历程。二十年来,广东流动博物馆不断探索和完善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励、荣誉称号;展览服务覆盖广东省内21个地市及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域,年均向各基层单位提供展览超50个,展出场次近300场,惠及观众超250万人次;不断创新“省馆—基层馆—村史馆”三级联动机制和“流动博物馆+”合作模式,为解决省内文化发展不均衡、提升基层文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