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动崇明·带你寻光,气象旅游解锁“星空经济”新场景
暮春时节的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碧草如茵,“崇明观星气象指数”与“日出日落观赏指数”发布暨“气象局长带你玩转魔都”系列活动首站“星动崇明·带你寻光”近日正式启动。活动同步发布《上海市气象赋能都市旅游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介绍AI智能体“沪小游”“气小象”双引擎服务,为申城文旅注入“文旅+气象”的智慧动能。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崇明区副区长徐慧泉、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陶立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张枝俏、上海实业东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滨出席活动。
观星不必碰运气 气象旅游指数
解锁“星空经济”新玩法
“5星可清晰看到浩瀚星海,4星表示容易看到繁星闪烁,3星可能看到星云相伴,2星星影稀疏,1星不适宜安排观星活动。”启动仪式上,崇明区副区长徐慧泉揭晓“崇明观星气象指数”的奥秘。
据悉,这一指数由崇明区气象局精心研发,以天气条件为主体,创新性地将云量、能见度、温度、湿度、风速、降水、抬升指数7项气象因子纳入量化模型,同时综合考虑光污染和空气质量情况,为观星体验划分出五个等级,让“星垂平野阔”的震撼从偶然“撞见”变为“看指数、定行程”的必然“遇见”。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七星连珠”天文观测活动
同步亮相的“日出日落观赏气象指数”则化身“追光时刻表”,基于云分布、能见度、降水量和温湿度等精细化预报输出,通过朝晚霞预测模型提供精准的气象景观预报服务,可动态更新未来三天崇明推荐观测点的最佳观赏时段,并划分四个等级。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崇明于2024年被评为全国星空旅游类气象指数定标城市,随后崇明区星空旅游示范点确定。跟随旅游气象指数,无论是东滩湿地破晓时分的“金光穿云”,还是西沙湿地落日熔金的“滩涂夕照”,游客只需通过手机一键查询,即可掌握“黄金时间”,让每一帧自然奇观都能被精准定格。
“沪小游”联袂“气小象”
AI智能体打造申城旅游“智能管家”
从红色旅游到生态露营,从实时交通到气象预警,只需一键就能生成专属行程。活动现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推介的AI智能体“沪小游”,以其强大的算法与贴心的服务引发关注。而为其提供“气象大脑”的,正是上海市气象局研发的“气小象”智能体。
“沪小游”联袂“气小象”,意味着气象与文旅数据的互联互通。依托“气小象”的精密监测与“沪小游”的智能推荐,游客可实时获取景观指数、最佳观赏时段及个性化行程规划,畅享吴淞口日出指数、崇明星空观赏指数等特色产品,“一屏智享”上海气象景观的最佳体验,真正实现“看天出行,按需定制”。
“沪小游”各文旅资源介绍页中也同步接入实时天气情况,游客可直接进入景点详情页查看,或通过智能问答获取“穿衣指南”“出行建议”等贴心服务。针对国际游客,多语种智能气象服务站将上线,通过“沪小游”平台实现预警信息的靶向推送,让安全服务无国界。
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气象赋能绘就文旅“新蓝图”
活动现场,市气象局联合市文化旅游局发布《上海市气象赋能都市旅游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为未来三年申城“气象 + 旅游”融合发展绘制清晰路线图。方案以“气象+旅游”深度融合为主线,共提出打造气象旅游创新范式、强化旅游气象保障能力、推动跨界协同创新三大重点任务,让天气“活”起来、景观“动”起来、服务“暖”起来,聚焦数智化服务、场景化体验、科技化保障三大抓手,依托“气小象”与“沪小游”双智能体联动,推出追虹逐日、观星露营、落叶赏花、赛事观演等20余项气象景观指数,提供邮轮港口风险预警、F1赛事分钟级精准预报、马拉松“运动气象指数”等产品,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旅游地标。
将自然的浪漫想象融入城市肌理,是超大城市精准服务的治理智慧。未来,游客或因一片晚霞爱上外滩,因一场细雨记住武康路,因满天繁星将崇明装进梦里。而这座超大城市,正以科技为笔、数据为墨,创新气象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书写气象服务美好生活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