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书法院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长效化常态化
10月13日,江苏省书法院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举办“清风廉韵”扇面书法展,参观“楷模”雕塑群像和新华日报报史馆新馆,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长效化常态化走“心”又走“新”。
当天,由江苏省书法院、江南时报社主办,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西善桥街道工作委员会、江苏新华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清风廉韵”扇面书法展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开幕。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党委副书记叶军,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李啸,南京西善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立,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新华文投总经理管云林共同为展览揭幕。
近年来,江苏省书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今年“七一”前夕,根据省文旅厅机关党委在厅系统开展“清风廉韵”话清廉活动的精神,书法院专题策划举办了“清风廉韵”扇面书法展。作品的内容主要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关于廉政文化的诗词名言警句,历代歌咏清廉的诗词,和历代家规家训中的警句。形式均为扇面,寓意“清风”,通过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了书法院书法家们的创作热情,他们以严谨的创作态度,专门创作扇面书法作品80件“小而精”的扇面作品,书风纯正,清雅隽永,可谓诸体兼备,各尽其妙。通过展览,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固本培元、砥砺品格,营造和弘扬崇廉尚洁、拒腐防变的良好风尚,为培育建立正气充盈的廉洁文化,推动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作出积极努力。
“清风廉韵”扇面书法展是江苏省书法院在今年“七一”前特别策划的展览,展览精心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关于廉政文化的诗词名言警句、历代歌咏清廉的诗词和历代家规家训中的警句等内容,在扇面上进行书法创作。通过扇面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全院书法家充分调动创作热情,创作了80幅“小而精”的扇面作品,可谓诸体兼备,各尽其妙。扇面虽小,清风自来。一幅幅书法扇面不仅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通过书法艺术形式,将反腐倡廉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每一位观展者心里。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育建立正气充盈的廉洁文化,为推动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尽绵薄之力。
展览开幕式后,省书法院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和职工参观了“楷模”雕塑群像。《新华日报》创始人周恩来及潘梓年、华岗、熊瑾玎、吴克坚、何云的雕塑群像,矗立在新华日报社广场,是一道靓丽的红色教育风景线。而后,大家来到新华日报报史馆新馆。《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政治机关报,几乎浓缩了整整一部党的革命史和发展史,是极其珍贵的、活的“革命文物”。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院全体党员和职工一行沿着时间脉络,先后参观了“历史沿革”“在革命烽火中诞生成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探索前进”“在改革开放中跨越发展”“在奋进新时代中担当新使命”等五个展区单元,追寻《新华日报》创刊、成长、跨越、奋进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并向为革命牺牲的新华日报英烈们献花。在毛泽东同志三题《新华日报》报头前,在马蹄桌、排字架、名家投稿原件等老物件、老照片中,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办报时光,在报童卖报等一个个复原场景中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奋斗精神,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此前,“清风廉韵”扇面书法展分别于8月16日至9月16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9月20日至10月7日在淮安市美术馆展出,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本次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
(江苏省书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