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在浦东碧云美术馆倾听一场“感性对话”

2022-11-17 纪委 168
  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近日迎来一场文学和艺术的“感性对话”。陈秋林、陈小丹、李青、鲁丹、吕松、倪志琪、潘曦、彭薇、蒲英玮、陶艾民、赵玉、周褐褐、周力,13位艺术家一同参与了这场...

浦东碧云美术馆1.jpeg

  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近日迎来一场文学和艺术的“感性对话”。陈秋林、陈小丹、李青、鲁丹、吕松、倪志琪、潘曦、彭薇、蒲英玮、陶艾民、赵玉、周褐褐、周力,13位艺术家一同参与了这场“感性对话”。

浦东碧云美术馆2.jpg

彭薇,《我们都需要故事》

  作家、文化学者沈奇岚担任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展览的灵感来自充满感性的作家杜拉斯,她示范了如何用创作转化自身经历,并用作品构筑起自身的传奇、抵挡时间的侵蚀。写作于她而言,是一种感知生活与生命的行动。”她说:“这次参展的艺术家们将心智与情动融合,结晶为作品。”

浦东碧云美术馆3.jpg

周力,《线-致永恒》

  展览分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在时间之中的感性流淌。倪志琪的绘画作品打开了流淌的记忆之河;蒲英玮的《黄昏记忆——返乡》在回望中追溯记忆;吕松的绘画作品富有偶然性和书写性;鲁丹的画面中,无论是一片云还是一扇窗,都饱含着深情,闪烁时间之光。赵玉的作品直接回应着她对时间和回忆的态度。

浦东碧云美术馆4.jpg

潘曦,《阿里阿德涅之线-川》

  另一条线索则是对生命的感性书写。艺术家们的表达充满了多样性。陈秋林的《一天》用影像记录了侗族村落女性的空间与时间;李青绘制在窗棂上的诗歌犹如密码;潘曦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是对人生的独特编码。陶艾民的《女书》和《秘扇》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着女性的生命故事;彭薇的视频作品以一种独有的诙谐表达着《我们都需要故事》;周褐褐的珍奇柜中收集着对她而言重要的事物,同时构成她的生命肖像;周力第一次展出的《自画像》系列,线条灵动。

  感性也可以拥有锋利和硬骨。陈小丹的《盛开——墙系列》是雕塑作品,柔软的泥土经过时间之火的锤炼,坚硬如骨。周力的作品《线——致永恒》中,展示了一种理想的感性之路:在无限的和时间的对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轮廓和轨迹。

浦东碧云美术馆5.jpg

  沈奇岚邀请观众与艺术家和作家一同展开这场感性的对话,也邀请所有人与感性本身对话。“感性提供行动力和存在力。这些艺术家用作品触知心灵和生命,以一种富有生产性的感性力量赋予观众力量。”沈奇岚说,“在一个科技至上和崇尚加速的时代,让我们重新返回感性。感性是一种珍贵的能力,需要重新被召唤。在这些邀请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中,拥有这样的珍贵品质。”

浦东碧云美术馆6.jpg

  展览由浦东碧云美术馆主办,中信出版·大方、楚尘文化协办。这是美术馆和出版社携手共创艺术人文展览的合作。《感性对话》不仅展出作品,也包括了关于“对话”的行动。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携手本次展览合作方中信出版·大方和楚尘文化,将举办多场活动与讲座,共读重要的文学和哲学作品,话题包括了对法国文学和杜拉斯的解读,文学和电影的碰撞与火花,哲学和文学在艺术中的共振。

  展览将展至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