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凝聚贵州现代化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文明,也是知礼节明荣辱的精神文明。
近两年来,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广泛开展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围绕文明实践实起来、文明创建融起来、志愿服务活起来,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呈现出干部群众“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崇德向善和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的良好局面,展现了时代风貌和贵州新形象,凝聚起阔步新时代磅礴精神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行走在余庆县乡村,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美丽乡村入画来。
2001年开始,余庆推出“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贵州将其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自2013年以来,全省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六项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富、学、乐、美“四在农家”已走出余庆、覆盖遵义、推广贵州、影响全国,“生态美环境优、生产美产业强、生活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标上“贵州注脚”……
文明实践有力度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杜富国等荣获军队最高荣誉“八一勋章”。千里之外他的家乡湄潭县,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在收看颁授仪式。发扬杜富国“让我来”的精神,成为家乡人埋头苦干,创造新成绩的精神动能。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黄大发、杜富国、姜仕坤、文朝荣、邓迎香……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断涌现,每个名字都是闪光的名片,在新时代彰显着榜样引领的力量。
全省获评全国道德模范11人,全省道德模范330余人。其中,今年省文明委组织开展了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全省道德模范43名、道德模范提名奖30名。截至2022年11月,发布“贵州好人”247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84人。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贵州从奋力冲出“经济洼地”到努力构筑“精神高地”,精神的伟力振聋发聩。既讲经济规律,也讲精气神,贵州党员干部争做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
——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今年6月,“我们的节日·端午”贵阳孔学堂2022(壬寅)年端午节传统文化活动周吸引了线上线下一百多万游客及网友参加,沉浸式“剧本游园”,干货满满的端午讲座等活动,让参与者直呼“太潮了”“走心了”。
“一年365天,演员天天有戏演,市民天天有戏看。”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坦言,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正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凝聚起新时代贵州力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美好精神家园。
“领悟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好战略;学习宣传二十大,城乡齐奔现代化……”11月1日,在惠水县西南村文明实践站开展的一场“布依山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少数民族汇聚感恩小屋铭党恩”活动上,少数民族群众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编成布依山歌演唱。
目前,贵州已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融合平台”托上“云端”,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收集群众需求,做好线上问需线下服务,按照“群众需求上得来,志愿服务下得去;群众好故事上得来,党的好声音下得去”的要求,精准开展服务群众的文明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让文明之花竞相开放。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文明行为地方性法规《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法治化推进阶段,为全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贵州探索”。2021年11月出台的《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修正案》,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促进文明行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创新举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主题活动等,精心打造贵州省网络文化节、“黔网帮”网络公益工程主题活动等品牌。今年8月,“网络文明 贵州行动”主题成果展精彩亮相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文明创建有温度
今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年度会议暨第八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上,贵阳交响乐团应邀以“乐团职业化发展”为题,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两个国内“重量级”乐团同台“论道”,向全国70余家交响乐团分享经验。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为贵阳城市文化特色名片,贵阳交响乐团、京剧团等文化文艺团体是贵阳市10年来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具体实践,与贵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密不可分。如今,贵阳市结合“强省会”行动,向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更高更远目标迈进。
2021年以来,贵州加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力度,着力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贵州坚持“塑形”和“塑魂”双轮驱动,以“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为重点,持续升级“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和“满意在贵州”活动,开展在全国传得开、叫得响的“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品牌活动,目前,全省5个城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13个城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62个城市荣获“全省文明城市”称号。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的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凯里市获得县级文明城市第20名的好成绩。
——文明村镇创建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深秋,织金县实兴乡杉树寨村猕猴桃、辣椒丰收的喜悦还未散去,秋冬种工作又如火如荼进行。文明村镇创建持续精神浸润,曾经“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村民,思想也脱贫了。
“人穷志不短,幸福生活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这如今已成杉树寨村人的共识。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贵州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注重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目前,全省已推出全国文明村镇190个,在西部地区排名第2位,全省文明村镇1054个。
——行业新风拂黔贵。制定《贵州省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持续开展“三创三树”等行业创建活动,打造“贵人服务”品牌,防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发生,展示政府好形象、优化营商好环境。目前,全省有全国文明单位204家,全省文明单位1222家。
——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国家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强大,我们这个小家庭才会安稳幸福。”被评为“贵州省文明家庭”的贵阳市民沈怀标在贵阳疫情期间,冲在抗疫一线,为志愿者们提供“后勤保障”。目前,全省有全国文明家庭20户,全省文明家庭182户,很多像沈怀标家庭一样的文明家庭不断泉涌。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贵州按照“六个好”标准,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前,全省有全国文明校园45个,全省文明校园216个。
省精神文明办还将出台全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评选管理暂行办法,将有效提升“五大创建”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水平。
志愿服务有亮度
“我愿意!”“我报名!”9月2日,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请战书上按下481个红手印,奔赴花溪区大学城、花溪区方舱医院、南明区花果园社区、奥体中心方舱医院等18个点位参加贵阳市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点位数量也在增多。
贵阳遭遇疫情,贵州省精神文明办牵头第一时间发出了《“同心抗疫·志愿黔行”——致全省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倡议书》。
令似风雷,爱如潮涌。
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尽锐出战,号召全体党员作表率、担先锋、打头阵,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迅速构筑起抗击疫情“红色战线”,把党旗插在疫情防控战场第一线。全省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闻令而动,化身“天使白”“守护蓝”“党旗红”“丝带绿”,用真心、用温情、用坚守、用行动,凝聚起共抗疫情的强大力量。
志愿服务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021年以来,贵州志愿服务工作聚焦大局大事,以“推进志愿服务新高地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三新”“三高”“四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立足长远发展,系统谋划、综合考量,推动志愿服务高站位、志愿队伍高素质、志愿力量高聚合,实现社会化、制度化、项目化、常态化发展,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具有新思想、展示新气象、建功新时代的时代内涵,充分彰显志愿服务独特的“文明之美”。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志愿服务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贵州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平台载体、内容覆盖、项目打造、工作机制建设,打造了贵州志愿服务展示培训中心、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孵化中心、信息中心“四个中心”和《志愿服务指南》《志愿者心语》“两本书”以及《贵州志愿者》“一本杂志”“三位一体”工作平台,推动成立贵州志愿服务联合会、贵州省志愿服务基金会,深入开展“多彩贵州·志愿黔行”“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将志愿服务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生活新风尚。
在贵州大地上,到处闪烁着志愿者身影。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战场,青年脱贫攻坚夜校、“智富行动”“春雨工程”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实施;围绕大生态战略行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保护母亲河”“贵州生态日”等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社会治理、美好生活、文明新风、立德树人、扶弱助残、大型赛会……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在黔中大地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贵州853万多名注册志愿者、5万余志愿服务组织十年接力,温暖前行,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8亿小时,志愿服务项目超过38万个。
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贵州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宣传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优异答卷,为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历史的如椽巨笔描绘壮美画卷。十年砥砺奋进,如大潮奔涌,如长风浩荡,向上向前的力量厚植在黔贵大地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向着未来无限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