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洪泽多元渠道供给让文化服务“不打烊”
今年以来,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淮安市洪泽区文广旅局充分发挥文化娱乐生活主阵地、主力军作用,通过“线下+线上”的多元渠道供给,精选优质文化内容,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实现了文化服务“不打烊”全覆盖。
聚焦时代主旋律,紧扣时间节点开展活动。紧扣党的二十大召开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广场舞比赛、书法展、中秋诗会等系列活动,受众达20余万人次。原创音乐作品《渔鼓情歌》荣获淮安市优秀主题演唱作品征集评选一等奖,选送文艺作品入选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献礼党的二十大“苏新 非遗 传承”作品展,精选节目参加第四届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第十五届“五星工程奖”。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庆舞龙表演、我们的节日文艺活动。淮安方特东方欲晓开园之际组织组织开展《渔鼓情歌》进景区活动,进一步探索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聚力群众满意度,创作喜闻乐见文艺作品。组织全区24家业余文艺团队精心编排《踏歌起舞的中国》《赞美家乡》《满工对唱》等300多项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小品、舞蹈等方式开展“送戏下乡”演出,累计惠及群众达3万余人次。在送戏下乡过程中,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详细了解群众需求,增加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比重,实现由“我们送什么、群众看什么”到“群众想看什么、我们送什么”的转变。同时建立节目审查制度,加大对节目内容的把关,努力推出更多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文艺作品,以扎实行动打通基层文化最后一公里。
聚合网络主渠道,打造线上文化服务品牌。创新服务方式,与喜马拉雅平台深度合作开设《洪泽故事》专栏,精心录制50篇趣味横生、引人入胜的洪泽风土民情故事,受众达15万人次;利用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开展淮海戏《桃红柳翠》、淮海戏小戏展演等网络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达50万人次;依托“洪泽文旅”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筑梦新时代·翰墨颂党恩”书法展和魅力小镇、洪泽故事、洪泽非遗、最美打卡点等系列产品专题宣传,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接受文化熏陶、享受文化盛宴。在抖音平台注册“大湖洪泽非遗”官方号,定期发布洪泽非遗民俗文化短视频,总播放量超30万次,有力地扩大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淮安市文广旅局 洪泽区文广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