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发展有亮点 文旅聚民心

2022-12-17 纪委 154
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推进区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优势资源,打造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的文旅品牌。与此同时,河北...

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推进区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优势资源,打造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的文旅品牌。与此同时,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指示,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多方举措,让文物活起来。此外,河北区在推进区公共文化事业方面,建成了覆盖全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深入推进辖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推进三级公共文化阵地的软硬件建设。河北区将持续推进文旅事业发展,用文旅凝聚民心,使文化和旅游事业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1、“美丽河北”文化旅游品牌活动

每年5月19日,河北区都举办中国旅游日暨“美丽河北”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活动现场均设有文艺演出及非遗展演,文旅资源展示,特色小吃、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展卖,旅游产品交易等区域,根据活动主题的不同适时调整形式,不断丰富内容。截至当前,“美丽河北”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市民参与热情高、认可性强的年度重要旅游盛会。

2、天津国际设计周

自2014年起,天津国际设计周已经连续举办九届,为天津申请加入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起到了助推作用,推动天津文化走向国际视野,促进天津与多个国家进行创意设计文化交流。在为天津市民打开一扇国际文化共享之窗的同时,也为天津树立了城市品牌形象,推进了天津在人力、商品、服务、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教育方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了教育国际化渠道。

二、多方举措让文物活起来

1、革命文物活化利用

河北区革命传统深厚,为做好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一方面进一步拓展觉悟社纪念馆的活化利用深度,开展了《周恩来邓颖超的家风》《马骏烈士生平事迹展》《永远的旗帜》等临时性精品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学习,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对辖区内的革命文物资源进行深入整合,精心策划了“觉醒之路”党建专题旅游线路,目前正在协调公交集团、中青旅等专业机构推进线路落地。

2、“大意风区”文物保护利用

针对文物集中且活化利用条件较好的意风区,河北区文旅局委托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完成了“大意风区”文物保护利用方案导则,对“大意风区”74处(97栋)文物建筑逐栋详细测绘,编制详细的文物保护利用导则。通过梳理文物保护等级、建筑结构、维修沿革和现状分析等要素,对每栋建筑需要保护的部位进行标注,如整体结构、屋架结构、楼面结构、门窗构件、装饰构件等,明确需要保护的内容,规定可以使用的业态,为“大意风区”内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使意风区文物活化利用有章可循。

3、修缮东天仙戏园旧址,引进德云社

文物建筑的保存质量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基石。东天仙戏园是天津较早的戏园之一,著名演员谭鑫培、金日梅、尚和玉、梅兰芳、侯宝林、李少春、新凤霞等都曾在此演出。东天仙戏园旧址地处意风区,紧邻天津站,区位优势明显,但一直以来文物安全隐患突出,保护利用情况较差。近年来结合该文物的历史底蕴、地理区位等优势,河北区多方筹措资金,开展了东天仙戏园旧址修缮工程,使文物建筑摆脱了脏乱破的状态,重新焕发活力。依托该处文物河北区引进了德云社,使百年戏园再次恢复了演出功能,成为河北区文物活化利用的经典案例。

三、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1、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河北区投入361万元专项资金建设的河北区数字图书馆投入使用后,具备新书查询、网上续借、馆藏数字资源检索与浏览等线上相关业务咨询与服务功能,并实现了总馆及分馆到馆读者量、图书借还量等大数据分析功能。开发了“北图发现”数字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和线上活动征集模块,实现线上活动征集等功能。数字图书馆建立了“中国传统书画佳印画册”专题数据库,在天津全市范围内共享,进一步发挥市、区合作共建通借通还系统的资源服务效能。

2、大力开展群文活动,提升群众文化品位

“天津市社区文化艺术节”是河北区承接的市级品牌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九届。每届艺术节主题不同,立足社区,为百姓搭建属于自己的文化舞台。“河北区文化志愿者基层行系列活动”是持续多年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每年区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将传统戏曲、曲艺、民乐、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方式,送进街道、社区、部队、敬老院,旨在以公益性的文化志愿服务,让不同群体欣赏到既免费又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表演。此外,在文艺创作方面,河北区文化馆积极发挥干部的专业特长,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的文艺作品,数次获得全国群星奖奖项。河北区创办的《海河之北》杂志自创刊起就备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在全国优秀刊物评比中,《海河之北》获得了“全国优秀编辑奖”、“天津市优秀期刊奖”。

3、精心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河北区非遗中心组织传承人先后走进河北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为在校师生带去了精彩的非遗展示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好评。自2020年起区非遗中心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举办了50余场非遗项目的线上品鉴活动,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非遗,欣赏非遗,感受非遗项目的魅力。为推动京津冀三地传统文化交流,展示三地非遗传统作品,2022年河北区甄选了30余件非遗作品参加了第二届京津冀传统文化大联展启动仪式暨冬奥主题非遗文创发布会。此外,京津冀三地还联合开展了“非遗筑梦、精彩残奥为冬奥健儿颁奖”的展演活动,面向京津冀地区的小学及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为冬奥健儿制作非遗文创作品活动,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为冬奥健儿“颁奖”,以此来表达青少年对冬奥会运动员的敬佩和人们对我国冬奥运动员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