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图书馆举办马骨胡和天琴主题“八桂讲坛”
为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迎接广西重要传统节日“壮族三月三”的到来,4月8日、4月15日,广西图书馆“八桂讲坛·国乐堂”先后举办了“马骨壮鸣——壮族马骨胡艺术”“天籁壮音——壮族天琴艺术”主题讲座。
马骨胡是壮族拉弦乐器,因琴筒以马骨制作而得名,是珍贵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骨壮鸣——壮族马骨胡艺术”讲座邀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从马骨胡的发展、马骨胡与壮族音乐、马骨胡的音乐风格三个方面出发,带领广大读者深入了解了马骨胡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马骨胡艺术,讲座还邀请了广西戏剧院马骨胡首席演奏员结合讲座展示马骨胡的音乐风格及在壮剧中的作用,并邀请了嘟嘟玛马骨胡乐团给大家带来马骨胡曲目表演。
乐队演奏
天琴是我国壮族一种历史悠久、风情浓郁的弹拨乐器,因其声如落水叮咚,在当地又叫作“鼎叮”,又因其与壮族古老的民俗活动“天”有关,所以被称为天琴。讲座“天籁壮音——壮族天琴艺术”邀请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作为主讲嘉宾,从天琴的艺术形态、历史渊源、艺术价值以及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谷僚组合作为嘉宾为读者展示了天琴的指法,带来了精彩的天琴曲目演奏。
主讲嘉宾和谷僚组合讲解、展示天琴
两场讲座都为读者提供了体验互动环节,读者踊跃上台体验演奏,有二胡基础的老人家用马骨胡演奏熟悉的二胡曲目,体验后表示马骨胡声音更清透高亢,琴弦比二胡硬很多,很有特点;初学天琴的小学生穿着民族服饰来到现场,上台展示了他的初学成果,老师细心地为他纠正手型,讲解指法,鼓励他坚持学习天琴,长大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读者体验天琴
广西图书馆举办马骨胡和天琴主题“八桂讲坛”,让广大读者沉浸式感受了壮族民族乐器的文化精神和艺术魅力,增强了大众对民族文化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今后,广西图书馆将继续为传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图书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