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来天博听文物“音乐会”

2023-05-02 纪委 138
昨日,“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复原展演”在天津博物馆上演。礼乐重器,锽锽钟鼓,再现庙堂雅乐;钟磬鼓瑟,管箫琴笙,回旋华夏风情。昨晚,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走进天津博物馆,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华夏正声──中原...

昨日,“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复原展演”在天津博物馆上演。

礼乐重器,锽锽钟鼓,再现庙堂雅乐;钟磬鼓瑟,管箫琴笙,回旋华夏风情。昨晚,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走进天津博物馆,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华夏正声──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复原展演”,这也是配合“声动千年──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特展”在天博展出期间一次具有创新意义的活态展览体验形式。

  展演以历史时代为脉络,分为“乐源·史前寻声”“乐礼·先秦遗音”“乐诗·汉唐风华”“乐词·宋韵悠长”“乐赏·古韵新声”5个乐章。具有8700多年历史的贾湖骨笛和史前陶乐器组合,商代的编铙,先秦时期的钟、磬、瑟、鼓以及唐代的曲项琵琶等众多根据河南出土的音乐文物复制的乐器,用音乐会的形式把从远古至汉唐时期的中原古代音乐“复原”给观众,展示了音乐文物的独特魅力。

  演出在《远古的回响》声中拉开帷幕,在艺术家的演奏下,骨笛化作信使,勾连古今,不仅奏响了文明初始的乐歌,还吹奏出现代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让观众大为赞叹。《奋五谷》编钟合奏,热闹非凡的场景再现了人性与自然的相融。《诗经·周颂·清庙》编钟合奏,完美再现庙堂弦歌雅乐,让听众领略华夏厚重的礼乐文明。《诗经·郑风·子衿》男女声重唱完美演绎了慢时光里的诗短情长。汉代舞蹈《七盘舞》从画像砖石上款款走来,逼真复原的舞蹈再现了汉代画像中乐舞婉若游龙的风貌。古琴曲《关山月》表达了戍边战士的思乡报国之情。大唐胡乐《望月婆罗门》以唐代乐舞图像为依据,用曲项琵琶等唐代乐器完美再现了唐风遗韵。《胡腾舞曲》雄健迅急、刚毅奔放,又柔软潇洒,诙谐有趣。河南传统筝曲《汉江韵》轻巧欢快,扣人心弦。由《长安十二时辰》插曲改编的唐乐舞《清平乐》,大气磅礴又不失温柔细腻,带观众重回盛世大唐。《孤勇者》用千年编钟金石之音奏现代流行音乐,唱出了每个奋斗者的心声。

  天博党委书记于健表示,此次盛邀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来馆内演出,希望借此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同时让观众了解古代音乐文化,提升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据悉,此次大型音乐展演于今日、明日再演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