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活动综述

2023-05-24 纪委 136
  到二里头遗址寻找“最早的中国”,到中国文字博物馆探究文字的起源,到贾湖遗址博物馆“聆听”9000年前的笛声,到殷墟商王陵遗址看大邑商格局“真容渐露”……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

  到二里头遗址寻找“最早的中国”,到中国文字博物馆探究文字的起源,到贾湖遗址博物馆“聆听”9000年前的笛声,到殷墟商王陵遗址看大邑商格局“真容渐露”……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在河南初露曙光,历经夏、商、东周、东汉、魏晋、隋唐至北宋达到鼎盛,河南成为支撑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文化坐标。

  5月12日至19日,由中央驻豫和省市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团,走进考古工地、博物馆探寻历史遗迹,见证中原地区强大的文化基因,切实感受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责任和担当。

  沿着考古足迹

  追寻文明脉络

  “华夏彩陶到了仰韶时代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史前华夏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庙底沟文化彩陶上的花瓣纹即是绽放在中原地区的‘中华文明之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樊温泉说。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人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由此揭开中国现代考古学序幕。

  近年来,我省广大考古工作者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为基础,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诸多考古成果交相辉映,共同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要时空节点。

  5月12日,在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介绍了殷墟洹河北岸的考古新发现:“探明并确认王陵区东、西围沟各自闭合,并有缺口可出入,两条围沟围绕在殷商大墓及祭祀坑外围。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

  “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国家的建立,均发端于河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表示,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原地区呈现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特质,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至为关键。

  博物馆将历史遗迹

  “穿珠成链”

  5月18日,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位于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博物馆试开馆,贾湖骨笛等逾400件出土文物集中展出,“还原”9000年前先民的日常生活。

  舞阳县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武艳芳介绍,该博物馆占地14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博物馆陈列展区设置一个主题陈列展和“贾湖探秘”等4个专题展,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宏大的文化视野、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亲民的叙事方式,让游客全方位了解贾湖先民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河南星罗棋布的历史遗迹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个;已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95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

  这里有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最早的宫室建筑群和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国家级祭祀场……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采访团寻找记录着“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都城通过主干道路划分出规整的功能区,用两纵两横4条道路搭成‘井’字形框架。在这个‘九宫格’布局中,宫殿区位居中心,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都城规划特点,代表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

  科技证实

  中华文明连绵不绝

  2001年,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确定的几大研究片区中,中原地区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中华文明探源”一期工程重点研究的6处重要遗址中,有5处位于河南。从传统的“手铲释天书”,到各种“黑科技”大显身手,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科技成为考古发展的新动力。

  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该实验室副主任焦清局登录“殷契文渊”网站,在字形库中选择甲骨字“人”字形,瞬间,所有包含该字形的甲骨片信息就全部显示出来。采访团成员感叹:“太神奇了!”

  “中国的文化基因来自于甲骨文,因为它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成熟的文字。”焦清局说,全世界最重要的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设在殷墟安阳,全世界最完善的甲骨文数据平台也设在这里。“通过技术对甲骨碎片进行自动缀合,目前为止共缀合甲骨碎片41组,同时还发布了甲骨文的检测、识别、手写数据集,为计算机学者提供了检测、识别甲骨文标准的数据集。”

  “双槐树时期女人比男人干活多?当时已经形成了汉族?”来到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人骨考古实验室,采访团听千百年前的骨骼残骸“开口说话”,领略双槐树遗址的社会面貌。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周亚威介绍,该实验室拥有黄河流域收藏数量最大的古人类标本库,建有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冶金和陶瓷标本库。“我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族源和文化源,通过科技考古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不断裂的文明史。”周亚威说。

  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表示:“我省将持续推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策划实施文明起源阶段研究和商文化研究项目,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努力形成一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为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贡献河南力量。”(记者:郭歌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