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儿童青少年戏剧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于5月29日至6月8日在四川南充成功举办。本届展演以“点亮童心·塑造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和中直院团的34个院团、1000余名演职人员演出12部优秀大型剧目、22个组台剧目,涵盖话剧、音乐剧、舞剧、戏曲、木偶剧、皮影、杂技等艺术门类。期间,开展“一剧一评”,并组织评议专家、院团代表、参演单位负责人等召开“全国儿童戏剧发展研讨会”,围绕“儿童戏剧创作演出现状及未来”主题,探讨儿童戏剧创作演出新趋势新变化,交流儿童戏剧制作和演出市场培育经验。
在此,我们刊发部分院团负责人的发言,以期进一步推广儿童戏剧创作演出经验,促进优秀儿童戏剧成果和人才涌现。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让我们看到儿童青少年戏剧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期间举办的“一剧一评”和全国儿童戏剧发展研讨会,也是特别有价值的交流方式。
一、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新发展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肩负着儿童戏剧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责任。剧院始终以培根铸魂、塑造民族未来为己任,发挥着国家艺术院团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领导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实现新发展。
一 坚持创作是中心任务,勇攀艺术高峰
一是坚持以艺术的方式,向孩子们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故事。儿童剧《红缨》《山羊不吃天堂草》《火光中的繁星》《萤火虫姐弟历险记》《送不出去的情报》 等紧扣重大时间节点的重点创作,都把更大着力点放在了艺术的、情感的传达上,通过戏剧语言、剧中人物命运的发展,让孩子们由衷地说出了我们要告诉他们的思想和主题。
《萤火虫姐弟历险记》
《送不出去的情报》
二是以艺术的方式,拓展高质量普及性创作。开创中国儿艺“新时代种子计划”创作模式——采撷地方文化的种子,以艺术赋能,不仅为孩子写,演给孩子看,还带孩子们一起演,最后再留给当地的孩子们。2022年我们与淮安市委联合创排了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剧院艺术家和当地的普通小学生共同创作,共同完成了首演。今年,新安旅行团母校——新安小学的孩子将和当地老师们承担全部演出并重走新旅路,还会来北京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
《新安旅行团》
今年,我们在“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活动中,以举办地的文化资源创作了《少年司马光》”“红色大别山”题材的《灯火》两部作品,之后也会将这两部戏在当地、留给孩子们一代一代演下去。我们还把中国儿艺优秀保留剧目《特殊作业》无偿移植给西藏话剧团,使之成为雪域高原的第一部儿童戏剧之花并在那里永远扎根、盛开。
《特殊作业》
三是以艺术的方式,向孩子们讲好中国故事,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今年的重点剧目是《猫神在故宫》,故宫博物院承载着辉煌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我们创造性地把一个IP做成两种戏剧样态——新空间沉浸式演出和大剧场音乐剧。这也是我们向文旅融合迈出的一步,未来可能形成中国博物馆系列儿童剧,为孩子搭起走进悠久深厚历史和文化的桥梁。
四是以艺术的方式,让民间儿童戏剧力量破土而出,把田野里的百花园搬进儿童戏剧的殿堂——我们去年创办的首届“绽放·启航”儿童青少年舞台艺术作品孵化计划,旨在探索儿童青少年戏剧的更多可能性;发掘、培育更多不同风格样式的儿童青少年戏剧作品;为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戏剧教育等新领域提供更丰富更适配的文化产品;为剧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为儿童青少年戏剧事业储备能量;为有思想、有情怀的艺术灵感提供孕育、绽放的土壤。第一季收获颇丰,今年秋天我们会推出第二季,期待有更好的收获。
二 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
一是坚持“优秀剧目轮换上演制”。十多年来,中国儿艺几乎所有作品都在不断演出、不断打磨提高,三四十台剧目平均每年演出600场左右。二是实施“五十六朵花”公益服务项目。我们不断走向少数民族地区,用儿童戏剧让孩子们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三是不断优化升级演出服务。今年我们的“暑期巡演100+”活动,将在三个月内完成剧院12台剧目的167场演出;继续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线下国内优秀剧目展演和线上外国优秀剧目展演相结合,还有多地分会场和多种戏剧活动。
三 立足“一切为了孩子”根本宗旨,不断开拓创新
把握新发展理念,在服务孩子的方向和方式上,不断开辟新领域,持续发展新动能。一是创新方式扩大剧院形象宣传,推出了线上展演以及连续演播12小时的特别节目,推出“声音剧团”和广播剧作品等。二是与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合作,在全国建立了首批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推广中心,把最好的儿童戏剧下沉到公共文化最基层的网格脉落中。三是创办“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助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儿童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差距。四是研发儿童戏剧教育教材,依托剧院优质资源使戏剧教育系统化、可复制,让更多孩子受益。五是将剧院新时期以来创排的37部剧目完整资料分享给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为儿童戏剧人才培养提供第一手优质资源。六是加强儿童青少年戏剧理论研究,支持剧院青年研究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外当代儿童戏剧的交流与比较研究”,实现了儿童戏剧领域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零”的突破。
首批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推广中心
二、新时代儿童青少年戏剧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儿童青少年戏剧的核心任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儿童戏剧具有广阔的无限可能性。
一 以儿童青少年戏剧,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如既往地注重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帮助孩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这是全国儿童戏剧工作者一直坚持的初心和传统,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二 以儿童青少年戏剧,培养中华优秀儿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突出特性,鲜明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课题。作为青少年儿童艺术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以艺术精品,让我们的孩子,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孩子,生动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成长为中华优秀儿女。
三 以儿童青少年戏剧,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儿童戏剧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表达中国智慧。近年来,中国儿艺的《三个和尚》《鹬·蚌·鱼》《叶限姑娘》《木又寸》等作品受邀访演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文化的种子、对中国友好的种子种进了各国孩子的心里。我们的系列短剧《成语魔方》先后被美国中学生用中、英文演出。今年夏天,美国学生联合代表团将来北京,在第十二届中国儿艺戏剧节开幕式上,用汉语和芭蕾舞演出中国儿艺保留剧目《东海人鱼》,这种双向的深度交流意义深远。
《三个和尚》
《顿月顿珠》
四 以儿童青少年戏剧,培养未来主人翁的健康人格
儿童青少年戏剧在健全人格、多元智能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儿童戏剧,可以让孩子看到和理解不同的人生,对世界、他人和自己都变得更加包容和温暖。深耕这一创作领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首先需要拥有健康的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色彩,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儿童戏剧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全国有三亿多未成年人,他们需要更多地享受到优质戏剧。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也提出了将当代优秀儿童剧作为全国中小学美育教育视听教材的提案。
三、新时代儿童青少年戏剧工作者的责任
一 不断学习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所有关于孩子的知识,成为拥有丰富知识和深厚人文情怀的艺术家。只有同孩子共同成长,才能塑造未来。
二 了解孩子
爱孩子又懂孩子,只有更加了解今天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给他们最需要的精神帮助。国家院团要用情感的、艺术的方式给孩子主厨精神食品,更多社会机构要让孩子的文化“快餐”更有营养。
三 获得支持
呼唤更多的人一起来关心儿童青少年戏剧事业。希望可以全面加大对儿童戏剧的支持力度;希望更多艺术活动和评奖活动能够将儿童戏剧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独立性,更具有这样的重要性。
四 自强不息
在思想追求、艺术品质上,都不能因为是面对小观众而降格以求。给孩子的永远都应该是最好的!有一句话,是孩子们的心声,也是儿童戏剧的心声:请不要忽视我,因为我跟你一样重要;请不要照顾我,因为我跟你一样有价值。而这句话的前提是:我们做得足够好。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提出的要求。把握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儿童青少年戏剧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根铸魂,是我们的光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