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

2023-07-06 纪委 116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物新篇章的关键途径。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10个项目获评十佳案例。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开展文物事业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物新篇章的关键途径。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10个项目获评十佳案例。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活动。本版选取苏州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局4个入选的案例进行报道,展现文物工作者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取得的新成果。

苏州博物馆:

创新举措

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炜

江苏苏州博物馆依托“科技+精细化管理”赋能博物馆绿色低碳转型,入选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名单。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和创新精细化管理,苏州博物馆积极探索创建国内首座运行碳中和博物馆,整体项目于2022年12月启动,目前已完成全工况变流量高效冷却塔更新,半年来已节省21%的电量,电费节省20余万元。待项目整体完成后,预计电能消耗降低25%,系统效率提升20%,每年节能收益近150万元。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是收藏、展示、研究、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博物馆。2006年,苏州博物馆本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供暖制冷面积1.27万平方米,年均观众接待量约250万人次。由于历史原因、建筑特点、空间布局等客观因素,博物馆长期面临着高能耗、高运行费用、高碳排放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苏州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积极与高校、企业专业团队联动,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在充分分析本馆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情况的基础上,苏州博物馆与专业团队合作,引进节能专利技术,制定了更加环保、节能、低碳、创新的设备运行优化方案。依托科技赋能,引进全工况变流量高效冷却塔,燃气锅炉改为电驱动热泵,消除直接碳排放,优化控制主设备及配套设备间,对每一个空调箱进行定制调控,专项优化新风系统,实现博物馆内不同区域零碳温湿控制调节,推进建设适合室内能源、环境与碳排放的数字化控制平台,有效解决了设备运行中能耗过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实现绿色低碳、高效节能。

苏州博物馆本馆将燃气锅炉改为电驱动热泵,消除直接碳排放。

苏州博物馆供图

融合“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两个要素并建立行业标准,是苏州博物馆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突出创新点。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博物馆节能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以技术创新提升标准水平,以精细化管理推进标准建设。同时,该馆还提出适合博物馆的“零碳能源利用系统”,设计零碳工程实施路线图,实现碳排放逐步下降。

《苏州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2021—2025)规划》确立了“到2025年打造安全、协同、绿色、智能的智慧博物馆”的目标,并提出实施低碳改造项目的规划。苏州博物馆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规划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在部门《目标责任书》中将节能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落实到位并定期对标检查、及时处理。工程设备部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首选耗电量低的设备用于更换或维修。信息技术部通过智慧化博物馆建设,强化办公OA软件的使用,规范各级流程,助力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通过制定绿色低碳制度规范,从制度层面稳步推进绿色办公、绿色施工、绿色采购,有序开展节能改造、功能提升、整合优化,不断降低运维成本。通过项目实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指南及节能减排工作标准。

作为苏州的文化地标,苏州博物馆一直提倡人文、深度、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苏州博物馆本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名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绿色可持续发展案例中的典范。2021年开放的苏州博物馆西馆,作为一个近5万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馆建筑,在设计上延续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理念,实现了功能扩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西馆在设计上采用独立而又连通的10组方盒子形态,增加自然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室外的博物馆广场则最大化实现绿色植物覆盖,实现小气候的良性循环。

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表示,未来苏州博物馆将继续依托科技赋能,把精细化管理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做好绿色文旅文章,助力构建博物馆绿色发展新格局。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与世界文明珍藏相聚“云端”

本报驻浙江实习记者  周传人

重工雕琢的土耳其式长袍、珐琅纽扣、贵族权杖匕首,结合了天鹅绒、绿松石、丝绸等材质的精美马鞍,西方版的《韩熙载夜宴图》——萨非王朝挂毯等珍贵文物现场尽数展陈;通过数字化“魔墙”还可以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艺术珍藏,连修复痕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近日,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艺术博物馆的34件(套)精品文物首次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亮相,展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匈两国文明对话。

这是中国丝绸博物馆长期以来开展国际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缩影。近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丝绸之路数字文物共享平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入选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名单。

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丝绸之府”浙江杭州的西子湖畔、玉皇山下,是全世界最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聚焦“丝绸考古历史”和“丝绸之路纵横”两条主线,兼顾了古今中外的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创新。而今,借用数字化手段,中国丝绸博物馆还“藏”着一个令世界瞩目的“馆中之馆”——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这个“馆中之馆”是如何诞生的?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丝绸为切入点,推出了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传播的系列举措。2019年6月,中国丝绸博物馆成立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并提出建立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的目标,而后正式发出共建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的倡议,并得到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国内外文博机构的热烈响应。

最终,2021年第二届“丝绸之路周”期间,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集收藏、展示、教育和策展四大板块于一体的“云上博物馆”正式诞生,并推出揭幕展“霞庄云集:来自丝绸之路的珍品”。该展览以“丝路地图”为序章,分为“草原丝绸之路”“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丝绸之路”4个章节。“漫步”在这3D展览中,观众可以“驻足”每件文物,聆听丝路故事,增进丝路认知,体会东西方文明交流之密切与生生不息。

数字化的藏品收集展示技术和“所见即所得”的直观模式,极大降低了策展布展的成本和专业门槛。“我们推出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展览中,文物材质多达30余种,其中不乏需要海关重重检视的国宝级珍贵文物,难以运输的壁画或易碎器皿,通过网上的3D虚拟展,观众和世界文明珍藏可以相聚云端。”中国丝绸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计划将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拓展到“丝绸之路中国展厅”和“环球展柜”。

截至目前,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平台的“数字藏品”由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50余家博物馆共建;涵盖不同时间、空间、材质、题材的珍选丝绸之路数字藏品2600余件,以及宋韵文化策展库数字文物3300余件。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平台注册人数突破7万,2000余人参与策展设计比赛,吸引国内外200余所高校推广参赛,共产出281个展览,吸引观众64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执行承办第四届“丝绸之路周”将于7月12日开幕,主宾国为匈牙利。“丝绸之路周”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将推出“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主宾国匈牙利将于10月在布达佩斯推出“超越历史和物质——中国丝绸艺术精品展”,从丝绸历史技艺、服饰设计及纤维艺术等角度,反映中国丝绸文化丰富的艺术层面。

中国丝绸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丝绸之路周”和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平台,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起开放共享的考古合作研究与人文交流平台,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传播深厚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优秀成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合力让三星堆“上新”

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自上世纪80年代“一醒惊天下”以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近年来持续带给人们惊喜。集结国内一流的考古、保护、多学科研究、设备研发团队,实现跨领域、跨行业深度融合,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多学科研究与保护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获得了业内专家一致好评,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学科研究与保护、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获评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讲述了考古学界共享合作的背后故事。

研究人员正在全力清理出土文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9年,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联合发文,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同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系统开启了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所在区域的考古勘探工作,相继发现了祭祀区以及三号至八号坑。2020年9月,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项目从立项之初就确定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总体原则。”该负责人介绍,无论是合作开展的各项工作与研究、各种设施设备共用,还是工作成果的及时发布共享,都对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取得如今的轰动效应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多学科攻关,多团队融合,全国5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科技研发企业齐聚一堂,投入到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来。据统计,先后有500余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外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现场保护、整理、修复等工作,高效实现了“考古中国”项目的共享、共用、共研、共育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首次将实验室考古方法与预防性保护理念应用到发掘现场,实现了理念创新与保护技术突破。例如,祭祀区考古现场保护共有全国15家单位124人参加。他们以祭祀坑埋藏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出土文物最优保护及考古信息最大化提取为导向,构建了集决策管理、预防性保护、应急保护、安全防护为一体的现场保护体系。考古发掘现场还建立了集环境监测、温湿度调控、空气质量维护、考古发掘平台、信息采集于一体的装配式多功能考古舱。

共享合作还体现在多学科研究方面,全国21家单位98人参加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多学科研究,开展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玉石器加工工艺、环境考古、测年、物料溯源、有机残留物与微痕分析、冶金考古、植物考古、考古装备研发等20多个方向的研究,形成了多个阶段性成果。如通过采集碳十四测年样品300余个,测定祭祀坑距今3200年至3000年,为三星堆祭祀坑断年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确定了以研究性为主的修复目标之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国内顶尖的各类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团队参与,针对文物特点制定了严格要求。“目前已有全国14家单位155人参与了出土文物修复研究。”该负责人给出了一组数据:项目不仅要完成1493件青铜器、218件金器、408件玉石器的研究性修复和600余根(残段)象牙清理与日常保养,还要完成8个课题研究和20余名修复研究人员培养,实现了文物资源共享最大化,为我国文物修复行业开创了一种新模式。

全景展示是此次考古发掘的又一大创新。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采用全透明考古发掘舱,可以让参观者实景观看每个舱的发掘场景。通过媒体直播发掘全过程,亿万观众仿佛亲临现场、共同参与其中,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

为了让考古成果及时、有效转化,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三星堆还建立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观众来到现场实地体验,可以沉浸式现场观摩文物修复师修复文物,还可以通过智慧云台等科技设备与考古发掘现场实时连线,以电子触摸屏、视频、实景观摹等方式体验发掘和修复保护全过程。

直播观看总人次超过1.2亿,全网话题总阅读量累计超55亿,60余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三星堆的“上新”通过合作共享和媒体传播惊艳了全世界,鲜活生动地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成功铸就了三星堆文化IP。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以“两山”理论

联通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

肖依群  杨国勤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成功10年来,红河州以守护绿水青山的不懈努力保护“四素同构”的文化景观遗产要素,以留住“金山银山”的发展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在保护哈尼梯田绿色生态底色、耕作传统习俗和景观风貌之美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联通、同频共振的道路,在新时代红河大地上最大限度激发起哈尼梯田保护、传承、发展的无限活力。

日前,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红河州文物局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乡村振兴”案例入选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红河哈尼梯田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同创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智慧和杰出创造精神。“这10年,我们用‘三四七’的总体思路来保护红河哈尼梯田,守住了千年梯田的良田沃土,守住了千年梯田的绿水青山和哈尼家园。”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党组书记吴跃福介绍,“三”是落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哈尼梯田保护总体规划》三部法规;“四”是聚焦遗产要素修复、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区群众增收、生产方式提升四个重点;“七”是组织实施旱化梯田修复、灌溉沟渠修缮、生产道路修建、传统民居保护、梯田产业发展等七类项目。

红河州元阳县坚持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聚焦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这一根本。当地持续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生态循环系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要素进行维护保护,恢复生态植被25.6万亩,退耕还林1.4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3.57%上升至63.84%;修缮整治传统民居4000余幢,恢复灌溉沟渠140余条451.33公里,不仅有效保护了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也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与此同时,红河州各级政府始终把握系统保护、整体推进这一前提,将遗产保护、脱贫攻坚、农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等一体推进。2013年以来,当地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开发民族刺绣、哈尼竹编、民族银饰等产品,直接带动3.9万名群众增收致富,1.8万余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哈尼梯田景区实现旅游总收入44.8亿元,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实现经营收入3000余万元。

在持续加强活态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元阳县政府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深度合作,在阿者科村创新开展非营利公益援助项目“阿者科计划”,并于2019年2月实施,有效实现保护、致富协调发展的目标。

项目负责人介绍,经过探索,当地创新构建起村民以遗产保护要素入股分红70%、村集体留成30%的文化遗产共建共享利益分配机制。村民分红部分按持续种田、保护民居、长年居住、留住户籍分不同比例,以增收激发留住人、保住田、守住房的内在动力,同时为持续保护活态遗产夯实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除了分红收入,村民也可以通过参加旅游公司的文旅活动或者售卖土特产获得收入。一位村民介绍,自己所在的旅游公司常年开设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3个主题的活态文旅体验项目,有梯田徒步、梯田捉鱼、草编、识草药、长街宴等19种体验活动,村民参与其中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在家门口就业。

红河哈尼梯田  甘与汇  摄

家住阿者科的青年马有德,去年返乡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这几年阿者科变化很大,在2015年,村民种地的收入基本只能自给自足。现在村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环境整洁干净。阿者科成了‘世外桃源’,游客也纷至沓来。”他介绍,目前自己已经拿到了约1.8万元的分红。“七八月要进行下一期分红,应该有五六千元,我们要端好哈尼梯田这个‘金饭碗’。”马有德说。

吴跃福表示,未来将通过制定生态补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措施,不断提高老百姓种田收入,同时积极探索改进“沟路一体”等生产方式,着力降低梯田劳动强度,让老百姓在守护好哈尼梯田的良田沃土和绿水青山的同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