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四代考古人“探秘大松山”

2023-09-20 纪委 80
要说2023年贵州考古上热搜的关键词,“大松山墓群”一定是其中之一。引全网关注的,除了令人震撼的墓群规模、史无前例的考古发现,不断上新的文物,还有这群年龄涵盖60后、70后、80后、90后的考古发掘团...

要说2023年贵州考古上热搜的关键词,“大松山墓群”一定是其中之一。引全网关注的,除了令人震撼的墓群规模、史无前例的考古发现,不断上新的文物,还有这群年龄涵盖60后、70后、80后、90后的考古发掘团队。

在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启动正好一年的7月,这支考古发掘团队获评2023年“新时代的贵州人”。获得这份荣誉,发掘领队周必素感叹“真提气”——这既是辛苦付出的慰藉,更是考古事业受到更多人重视和关注的一场“双向奔赴”。

大松山墓群发掘队,一个年龄跨度4个年代、新锐+老将的组合



抢时间的人

创造考古发掘规模的奇迹

为配合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在69天“拉网式”考古勘探后,2022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该项目用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而那时候,项目还不叫大松山,也没有发现“墓群”,大家低调简称“医科大”。

低调的原因,源于考古的未知性。

白天发掘,晚上开会讨论解决发掘中遇到的问题

实际上,在考古发掘前,一场长达5小时的专家评审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辩论不休。

“挖不挖,怎么挖,能挖啥,耽误建设工期怎么办”等一连串问题,让发掘团队还没开工就焦灼万分。

贵州首次开启“线上+线下”考古专家评审会

在“项目建设时间紧、考古发掘任务重”的情况下,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先后派出120多名考古专业科研及技术人员,对大松山墓群进行1万多平方米科学系统的发掘。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山大学共同发掘

其中,贵州省文物考古所组建的发掘队,年龄涵盖60后、70后、80后、90后。这个“举全所之力”、年龄跨度四个年代、新锐+老将组合,在以往的发掘项目中从未有过。

团队走到哪里,发掘规划会就开到哪里

穿行在发掘现场,你会看到时间流动的两种形态——围栏外,是学校建设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围栏内,是考古发掘现场,寂静无声。

发掘一个月后,终于有了更多的发现

圈出每一座墓的墓葬范围,动土发掘,清理提取文物……在考古发掘现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赶上“墓里有东西”。大松山墓群现场负责人之一,“80后”考古队员彭万刚来大松山时,因为墓葬早年被盗,他开了不少“空盒”。

其实,“挖了个寂寞”是考古常态。在彭万看来,考古人的日常并不是在“挖宝”,而是繁琐、重复、枯燥的“挖土”。

墓葬清理是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往往一蹲就是一天

边发掘、边整理、边研究。从发掘一个月徒劳无功,到连片的墓葬被找到,种类繁多的文物批量露头、排队等待提取,这个贵州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终于迎来史上收获最多的发现。

大松山墓群出土的珠饰,反映了大松山居民的审美观。本网记者 杨昌鼎摄

短短6个月内,考古队以平均每天发掘12座墓葬的速度,共发掘2192座墓葬,出土以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为主的4000余件套文物。

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正在提取人骨进行DNA检测

“这是一个发掘规模的奇迹。”这是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在项目验收会上发出的感叹。

而这句感叹,后来也成为大松山墓群的标签之一。



捞时间的人

从4000余件套文物中还原千年历史

什么是考古队员在发掘中的囧样?他们有段自我调侃的话——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原来是干考古的。

在大松山墓群考古一线,80、90后挑大梁。他们分布在各个岗位上,一边从前辈那里传承老技艺,深耕田野;一边将三维建模工具、工程制图软件等新科技运用到考古研究中,成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发扬者。

考古人下得了墓,也爬得了高

和以往大多采用的“先发掘、后保护”的考古发掘方式不同,大松山墓群的发掘将文物保护工作前置,一边发掘一边保护。

“比如墓葬出土的漆器,虽然外表看着容易提取,实际就像泡了水的饼干一样酥软,甚至和其他器物挤压在一起,提取和保护难度非常大。”“70后”考古技工韩东告诉记者,文物还没出土,保护就已开始,对于难以提取的漆器、铁器,他们采取套箱提取方法,回到室内再进行科学系统的清理。

文物还未出土,保护就已经开始。本网记者杨昌鼎 摄

有发掘,就有修复。离考古工地5公里的地方,是考古队驻地,也是文物临时库房。

“我们现在已修复完成900多件器物,完成墓葬绘图1400多座。”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现场负责人之一,“70后”胡昌国一年来的时间都“泡”在工地和驻地里,大量文物在发掘出土后,他工作的重心从发掘转为室内整理,和队员们一起,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野工作,变为现在“坐起冷板凳,啃起硬骨头”。

做学术,是一场寂寞的长跑

写发掘记录、整理资料、修复文物、绘图,解析文物背后蕴藏的历史信息……发掘队仍不断寻找历史抛洒在土中的物证,打捞1400年前的时间和人们生活的模样。

考古发掘结束,这样的发掘日记就有近百本

在大松山墓群出土的4000多件套文物中,种类可以用“无所不包”来形容。这也成为解码大松山历史的关键物证。正是这样丰富的细节,活化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场景,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过程。

大松山墓群出土的印章,奇奇怪怪也可可爱爱


如果俯视整个发掘区,看年代延续跨度近1400年的千座墓葬群,更像是在看历史的纵剖面。因此,有人将大松山墓群比喻为“一部埋藏于地下的黔中通史”。

而这样的比喻,后来也成为大松山墓群的标签之一。



续写时间的人

传播,让过去拥有未来

考古挖得好,也要展示得好,还要讲得好。考古发掘有了更多考古“后浪”的参与,在考古传播上,也出现更多年轻人的身影。

4月27日,在大松山墓群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第31天,由中国文物报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多彩贵州网协办的《强国讲堂“十大考古六进”》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向大众传播考古成果,将考古的“爆红”变“常红”

三个月时间,这支发掘团队将“考古从‘开盲盒’到‘架桥梁’进行生动实践,先后去到企业、机关、校园、乡村、景区、公园等地进行7场考古科普讲座,覆盖听众1万余人次。

如今,考古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工作,更成为大众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看到新时代考古既在探源,也在育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院长黄诚认为,以学术性、趣味性与育人性为一体的“教”,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

一堂“长”在公园里的考古公开课

从“ 在新区建设面前,考古真的重要吗?”到”村里挖出啥宝贝?来看这场坝坝会”,发掘团队以严谨与专业,带公众“接地气玩梗”,展示着考古事业中青春而充满年轻的力量。

考古一线人员当讲解员,使公共考古从单向传播变成互动体验

“告诉大家我们这群挖土人每天都在挖什么,带他们入坑了解宝藏贵州,把发掘成果转化成为通俗的语言,让贵州考古保持‘新鲜感’,年轻考古人义不容辞。”大松山墓群“90后”考古队员史忞说。

而正是有他们这样的后继力量,围绕考古展开的“贵州故事”,才会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考古进乡村,土层之下感知家乡文明史

2023年7月21日,大松山墓群2000多座墓启动回填保护。之后,不同时期的墓葬之上将种植不同颜色的植物,这块区域也将修建考古遗址公园,以敞开式的保护展示利用方式,展现遗址庞大的规模、形成过程以及1400年的发展脉络,成为贵安新区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IP。

随着墓群的回填,贵州首个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计划也在筹备中

相比一年前,考古人将此地低调称呼为“医科大”,一年后,大松山的后缀叫“墓群”,前缀叫“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未来,叫“大松山考古遗址公园”。

这样的新标签,让封存近1400年的大松山,真正拥有了未来。

大松山墓群(局部)俯视图


人物名片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团队

发掘领队:周必素

队员:张合荣、张兴龙、刘弟华、彭万、胡昌国、陈卿、左云杰、贾晓丽、史忞、李奎、闵凯、杨磊、万云燕、程永静、冯春、董州、许国军、赵恩春、候勤绪、韩东、韩建军、韩继泽、熊俊、韩文华、韩前进、黄昆明、胡霖、方芳、阮喜蓉等。

并从毕节市博物馆借调高永川,从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借调毋静帆、张锦华,各人员分别负责田野发掘、测绘、修复、绘图、后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