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第十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会将在新郑举办
郑韩故城,盛会“有约”。金秋时节,在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之后,一场特别的文化盛会相约新郑。
说是“特别”,单看会议名称,就与众不同。从10月14日开始,为期一周的第四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第十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会将在新郑举办。
“遗址承载文明,城市共话未来。”此次盛会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人民政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秘书处主办,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局、新郑市人民政府、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旨在依托“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探索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发展道路,推动文旅文创融合走深走实。
此次盛会,缘何“花落”新郑?
新郑是黄帝故里,也是郑韩故都。郑韩故城是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与韩国的国都遗址,位于新郑市市区,黄水河(古溱水)和双洎河(古洧水)交汇形成的夹角地带,故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型如牛角,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依坡傍水、气势宏伟,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1961年,郑韩故城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一边是古老而厚重的遗址,一边是现代时尚的城市生活,二者如何和谐共生?新郑市深入实施“生态保遗”工程,将文物遗产遗存保护展示与生态建设、人民群众社会文化活动空间、城市建设发展相结合,让文化遗址鲜活起来,使古遗址融入现代生活。2017年12月,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三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这是一次全国考古遗址公园的“大集结”。据新郑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艺术周期间,全国135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文物考古研学方面的学校、机构、文博单位将齐聚新郑,开展纪园行动、联盟成员单位宣传展映、文物考古研学优秀案例分享、文化展播、文创非遗市集、“他山之石”、文物研学观摩、非遗文化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活动,全景展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成果;同时,还将举办首届文化考古研学大会,与会专家将围绕文物考古研学机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策略和路径等内容进行充分交流研讨。(记者:王延辉)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