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百”文旅消费季丨宜春市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
中秋国庆期间,宜春市高度重视假期文旅各项工作,以开展“百县百日、百城百夜、百企百创”文旅消费季为契机、以特色活动为引领,以服务质量为保障,假期文旅接游再创新高、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文旅融合纵深推进。综合铁路航空、通讯运营商、旅游大数据平台和线上OTA情况,宜春市共接待游客和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与202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0.2%和41.5%。温泉游、民俗游、亲子游、乡村游、红色游、夜游等产品畅销。全市A级以上景区和3A以上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235.7万人次,同比增长43.2%。温汤镇、万载古城、樟树三皇里、靖安西门古街等夜游型景区和公园接待游客387.5万人次,同比增长48%。各类温泉旅游点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同比增长115.4%。四星级以上酒店、温泉度假型酒店和中高端民宿客房入住率超90%。省外自驾游客占到4成以上,以湖南、湖北、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地为主。
01 活动火力全开
中秋国庆假期,宜春市200多场大型特色活动积极围绕“月亮之都、浪漫之城”IP形象进行开展,以“泉月相映 身养宜春”为主题的2023宜春·第十七届月亮文化旅游节共20多项活动盛大开启,闭幕式的无人机+焰火表演将现代科技与唯美神话水乳交融,浪漫月色与激情焰火交相辉映,向游客展现宜春最美中秋之夜,现场人数超15万人。万载县“人间烟火 家和万载”焰火文艺晚会暨首届客家民俗文化展演展示活动现场人数超10万人,靖安县生活年系列活动之国风弄潮生活季活动共吸引近60万人积极参与。除此之外,奉新县第六届猕猴桃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宜丰县“花好月圆 相约竹乡”美好生活嘉年华系列活动等现场也是人山人海,全市假期视频曝光量超1.5亿次。
02 业态融合提速
宜春市深刻把握文旅融合趋势,以打造多元消费场景为核心,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最大程度提升游客体验感。明月山明月诗会、明月茶会、明月酒局、高山音乐节、游园会、房车露营集市、温汤古井取水仪式、青春快闪秀内容新颖,吸引众多游客,央视、人民网、新华网、江西卫视、大江网等频繁报道。明月山间邀明月,云端赏月度中秋活动通过新华网直播吸引2100万人参与。万载大型焰火秀和万载古城焰火之吻融合万载非遗、美食、地方戏曲等众多元素。禅博园国风游园、美食集市、音乐派对为游客提供视觉味觉盛宴。靖安西门古街国风弄潮生活季、鹤栖谷“格林王国主题乐园卡通演绎秀”让游客真正体验“有一种生活叫靖安”的魅力。丰城唯美动物世界萌宠表演、非洲剧场另辟文旅融合新路径,赢得市场青睐,国庆假期,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铜鼓天柱峰“梦露捂裙”和“孤独的青蛙”等体验项目别出心裁,创意十足。宜春美术馆、宜春市博物馆、宜春市图书馆等各类文化场馆推出了众多亲子、手工体验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同时,各地再配套出台系列促消费政策组合拳,如市本级和靖安发行消费券、丰城唯美动物世界、袁州酌江洞等10多家景区推出线上优惠抢票等措施,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03 微度假游火爆
从平台预订和全市旅游接待情况看,家庭游、自驾游占据市场80%以上,生态休闲、乡村民宿、温泉康养、亲子互动等度假型旅游产品在同程、携程、马蜂窝等线上平台订单量同增长60%以上。据统计,温汤镇、明月山潭下景区、明月千古情、万载古城、唯美动物世界、爱情花卉小镇、樟树三皇里街区、樟树閣皂山、宜丰南屏公园、上高大观老街、奉新天工苗艺坊、奉新县万亩猕猴桃生态产业园、铜鼓天柱峰、铜鼓秋收起义纪念地、铜鼓汤里、靖安西门古街、靖安东白源生态养生谷、高安巴夫洛、高安百峰岭、袁州酌江洞(排名不分先后)等20个景区在国庆假期表现抢眼,接待游客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