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南通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

2023-10-20 纪委 133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江海特色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出台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江海特色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出台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开展全民文化节、文化江海行等惠民活动,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全市“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综合水平连续3年居全省前三。

  一、强化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各地完善和拓展公共文化设施和功能。一是打造“标志性”重点文化设施。建成南通大剧院、南通美术馆、南通群英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实现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场馆更新“全覆盖”。出台市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选办法,入选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46家,濠西书苑城市书房入选“全国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南通市文化馆入选“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二是提升“基础性”文化设施品质。大力实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按照“7+5+N”的服务功能标准,统筹公共文化和其他服务资源,全市建成1902家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三是拓展“全场景”城乡公共空间。支持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微更新”改造,在社区园区、绿地广场、休闲街区等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鼓励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全市共有图书馆、文化馆特色分馆185家、非国有备案博物馆10家。

  二、提升供给品质。着力根据群众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和方式。一是需求对接上突出“问群众”。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通过开展“濠滨夏夜”“万里千家”“雉水之夜”“江海大舞台”等品牌活动,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单”。创新开展“我最喜爱的群众文化活动”评选,选出30个群众最喜爱的文化品牌和案例,作为“全民文化节”“送戏下乡”等活动重点配送内容。二是服务供给上突出“高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先后创排快板《张謇办厂》、小组唱《战高沙》等近百件群众喜闻乐见的群文精品。连续承办长三角以及全国广场舞展演,举办“风从海上来”、长三角地区阅读马拉松等活动,让通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三是服务手段上突出“数字化”。着力推动“书阁南通”“阅读地图”等数字化项目建设,打造内容丰富、管理高效的智慧场馆。依托南通智慧文旅平台,积极接入省公共文化云平台,丰富数字阅读、云展演、智慧导览、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服务样式,我市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覆盖率90%以上。

  三、强化队伍培育。着力整合培育构建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一是建强专业队伍。定期组织“文化大讲堂”和图书馆技能大赛、文化馆专业比武、博物馆讲解大赛,近五年文化艺术领域从业人员总数增长20%以上、高端专业技术人员增长10%以上。二是培育群文骨干。通过星级评比、结对辅导、资助扶持等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共有乡土文化能人1500多人、群众文化队伍近2000支,其中35支团队入选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三是做好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南通“志愿者之城”优势,组建近10万人的文化志愿队伍,形成“文旅先锋”“謇爱謇行”“慈博之声”等志愿服务品牌,累计服务时长约1500万小时,市图书馆“青阅计划”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四、强化机制保障。着力完善组织、考核、监督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组织机制到位。市县两级建立健全由市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指导、文旅部门牵头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经费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二是考核机制到位。坚持以“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高质量考核为抓手,在省内率先网上申报系统,通过手机、电脑随时上传活动通知、图片,准确反映活动实情。同时,每月开展网上核查、通报点评、实地指导,基本形成一套完善的考核推动机制。三是监督机制到位。通过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形式由第三方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估,结合人大评议、市民巡访等形成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形成“掌握需求—精准供给—实时反馈”工作闭环链条。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