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11月22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景德镇市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地区名单。
国家文物局于2019年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陆续印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开展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制度安排和工作部署。2020年第一批共列入6个创建地区,今年9月,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将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纳入创建示范活动国家清单。10月,国家文物局研究确定了第二批(15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培育名单。
李群指出,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肩负着为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子、开辟新局面的重要使命。创建工作三年来,第一批示范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扎实进取,打造科学保护典范、形成融合发展示范、树立文物治理标杆,取得了多方面创建成效。
李群强调,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在职能定位上应努力争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阵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试验田”。新一批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向应进一步聚焦,突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思路创新,突出各类文化遗产资源、各方面优势政策力量系统集成,突出文物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双向促进,突出发挥文物资源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优势作用。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人民美好生活,通力协作出成效,开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物新篇章。
会上,江西景德镇和天津和平区、河北承德、山西晋城、浙江杭州余杭区、安徽黄山、福建泉州鲤城区、山东青岛、河南开封、湖北红安、湖南长沙、广东潮州、云南大理、甘肃嘉峪关、新疆库车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地区负责人汇报创建实施方案并接受专家评议。
景德镇瓷业遗产数量庞大、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以御窑厂遗址为代表的瓷业遗产,实证了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长期领先的陶瓷产业和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意义重大。景德镇瓷业遗产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景德镇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弘扬中华文明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维度,结合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政策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文物治理水平,高位推动世界级人文城市建设。示范区拟创建“一中心两区”(世界瓷业遗产考古研究中心和中华陶瓷文明故事体验区、遗产赋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依托景德镇“一江三河”的瓷业遗产分布格局,根据遗产资源聚集度等指标,统筹全市文物资源,合理规划项目,按照“一镇八区” 划片实施全域性整体保护,致力于让景德镇瓷业遗产活起来,赋能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景德镇市政府及文物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