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部“考古小省”的较真劲
贵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大省,但贵州,却是全国首个以单个项目“土司考古”,在短短的近十年时间,拿下考古奖项大满贯的省份。
从外界发出“贵州有‘古’可考?”的质疑,到“贵州不仅有‘古’可考,还成绩满满”的硬核回答;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遗存(海龙囤遗址、新蒲杨氏土司墓地、团溪杨辉墓与墓祠)考古发掘’项目荣获“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的霸气,到“考古成果又上央视秀恩爱”的调皮,我们看到,今日之贵州考古,不再是曾经的“三言两语”。以考古成果实打实地开讲“文化课”,这张“讲好贵州故事”的“实锤”牌,成为助力传播贵州好声音,融入“大合唱”的“最强音”。
不仅“追”,还要“超”。
这是贵州黄金十年发展的关键词,也蕴藏着一个西部“考古小省”的较真劲。
解读这份“较真劲”,不妨从三个“组”来看。
“涨粉组”
所谓“涨粉组”,说的是贵州考古受关注的动作之迅速。
从2020年初,贵州考古成果“靓”相央视的标志事件开始,两年来,“贵州考古”被关注的程度,已成为公众考古的“现象级”事件。
而外界快速了解贵州考古的方式,通常是从几个“个性标签”开始——
研究土司考古32年的“土司王”周必素;
研究夜郎考古31年的“夜郎王”张合荣;
驻扎海龙屯遗址8年的“屯主”李飞;
发掘招果洞遗址5年的“史前王”张兴龙。
网友认知贵州考古的四个“个性标签”
从“散是满天星”的个人研究领域,我们看到的,是“聚是一把火”的贵州考古团队协同作战能力。
从个人的“个性标签”里看贵州考古,网友掌握到的知识点,是贵州依托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史前、夜郎、土司、民族、流域、冶金等特色考古专题。
传播规律证明,贵州考古“个性标签传播化”确实有效。
统计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有关“贵州考古”的新闻稿件,全网发布超1860万条。大众对贵州考古的好奇和热情,将一篇篇新闻报道,变成考古文化“观光打卡地”。
2021年贵州考古成果“靓”相央视,成为“现象级”传播事件
考古“出圈”,文化“入圈”。这个被网友称为“生理性感动”的文化认知背后,展现“实锤”下的贵州故事,为文化品牌建设和传播“引流量”。
“气氛组”
负责“搞事”的“气氛组”,翻译过来就是两个字——实力。
以2011年习近平同志视察贵州为标志,贵州踏进新时代的十年。
“逆袭”,这是贵州新时代十年发展的关键词。接踵而至的,是考古人接续奋斗下的奋起直追。
在这黄金十年的“最老成绩单”中,我们看到了贵州考古如何“秀肌肉”——
看发现:十年来,贵州先后拿下3项“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4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项“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1项“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1项“世界文化遗产”、1项“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让业内颇感意外的是,贵州“以单个项目‘土司考古’,包揽了考古奖项大满贯。这也足见贵州考古这十年的“拼劲和狠劲”。
“土司考古”项目,拿下考古奖项“大满贯”
再看成果:十年来,贵州闯出以社科课题带动考古发掘报告整理、提升研究能力的新路。
如“贵州遵义新蒲土司墓地的发掘与研究”“贵州威宁鸡公山遗址发掘报告整理研究”等6个项目,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和国学单列课题。
十年来,22部考古报告、学术专著、图录、论文集陆续出版。
如:夜郎考古专著《夜郎文明的考古学观察:滇东黔西先秦至两汉时期遗存研究》《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播州土司遗存综合研究成果《牧司一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管窥》;论文集《扬帆:贵州青年考古学者论集》;全国首本考古扶贫田野调查报告《别有天地——德江县旋厂遗址和覃氏墓地》。
贵州首个“考古”图书免费专区亮相钟书阁
此外,贵州三项考古研究成果入编《中国考古学百年史》,展现贵州考古学者在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土司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的同时,也再次增强贵州考古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贵州三项考古研究成果入编《中国考古学百年史》
文化传播的过程,不是一场辩论赛,而是娓娓道来,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期间,走“小众路线”的考古,已成为新时代贵州文化传播中的后进之秀。
“二创组”
什么是贵州考古“二度创作“?
人才培养。
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高考填报志愿期间,文博“冷门专业”再度受到社会舆论关注。青年学子是否投身其中,“继往圣之绝学”,备受社会各界期待。
而另一边,各省考古单位对人才“掐尖围堵”,“抢人”的焦虑背后,则是“冷门”考古事业,在新时代下的“大热”。
目光转回贵州考古。
从体量来看,19人的贵州考古所实在“小”;而从人才梯队看培养,发展规划也挺“全”。
十年来,贵州考古不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稳定内部人才梯次结构,为调查发掘技能和学术研究水平提升打破界限、创造条件。
“85-90后”是贵州田野考古的“中坚力量”
在重大考古项目中,通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联手发掘,完善考古调查、发掘,以协作机制抱团作战,加快成果转换、强化课题意识、提升科研能力,以此形成良性互动。
从19人小所凝练的考古力量,到考古人才培养守正创新,贵州考古“用人,留人”的方法,虽不是“大刀阔斧”,“小步快走”也够稳够实。
让高校学生近距离参与到一线考古发掘、保护和整理中
传递学术“接力棒”,用好现有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关键还在于培养未来人才。
2022年1月,贵州迈出建立考古学科重要一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贵州大学开启“厅校合作”。
合作目的很明显——贵州,将建设起贵州一流、有西南区域特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考古学一级学科专业培养体系和文物与考古师资团队。
从“象牙塔”到田野,贵州考古现场来了一群实习“挖土人”
简单来说,贵州,这个西部“考古小省”,在新时代下,凭着这股“较真劲儿”搏击中流;在下一个十年,也将接续奋斗,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凝练贵州方案,贡献贵州力量。
这是理想,也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