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全方位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的 “扬州样本”

2024-06-06 纪委 39
扬州市秉承“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思路,坚决扛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的时代重任,全力打造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一是心存敬畏、系统保护,让历史文化名城永具魅力。构建“全时域、...

扬州市秉承“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思路,坚决扛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的时代重任,全力打造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一是心存敬畏、系统保护,让历史文化名城永具魅力。构建“全时域、全地域、全要素”保护体系。以18.25平方公里的古城为核心,在全市开展文明探源、细胞解剖、分级分类保护三大工程,将不同时期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理出来、保起来。在此基础上,系统实施《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总体方案》和8个专项行动方案。坚持“小地块、渐进式、微更新”改造方式。以片区为单位,用“绣花”功夫审慎实施以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为重点的“微改造”,不搞大拆大建,确保做一个成一个。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东关、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守护“小街小巷、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市民市井”底蕴特色。坚持“应留尽留”“修旧如旧”,在延续文脉的同时为古城注入现代生活功能,最大力度保护老街道、老字号、老味道,最大限度保留原住民、烟火气,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二是与时俱进、活态传承,让历史文化名城永葆活力。推动“沉睡资源”变身“活力资本”。全力打通文保、消防、规划等政策“痛点”“难点”,采取政府收储、国企实施、市场主导等模式,推动直管公房、旧厂房、传统建筑等低效空间“腾笼换鸟”,孵化打造一批名师工作室、创新工坊和文创空间,不断释放历史遗存的时代价值。推动“文化流量”变身“旅游留量”。以古城为核心一体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高标准打造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运河十二景”、运河“十里外滩”和一批城市更新项目,高水平实施“扬州游”“扬州宴”“扬州工”“扬州居”四大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力争到2025年,全市年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00亿元。推动“传统基因”变身“时尚名片”。聚焦市场需求,精心组织看非遗、赏民俗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动谢馥春等老字号创新“出圈”,打造“扬州好礼”文创集合店,强化“网红”打卡、“种草”营销,全力提升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守正创新、多元参与,让历史文化名城永续动力。相继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清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保护规划,2017年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首部地方法规为《扬州古城保护条例》。特别是,采用“放气球”的方式管控景区周边建筑高度,使得瘦西湖天际线30多年保持不变。坚持专业化操作,明确重要建筑工程需要请三家以上国内外一流设计公司进行方案设计,邀请张锦秋院士团队设计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王建国院士团队设计三湾非遗文化街区,广州大学郭红雨教授团队的“苍青雅灰、暖秋点彩”中心城区城市色彩规划项目荣获相关奖项。坚持多元化参与,设立20亿元的扬州古城保护与发展基金,引入国开行200亿元政策性贷款,出台多项政策引导居民和社会参与。

下一步,扬州市将着力在三项机制上探索创新:加快完善“规划—导则—指引—指南”从法规层面到操作层面的刚性约束机制,构建“领导小组+平台公司+项目指挥部+专家咨询智库”的运作机制,建立“政府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业权利人”的多元投入机制,努力提供古城可持续发展的“扬州方案”。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