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兰州建设实施方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推进文化兰州和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23〕30号),结合我市文化建设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1139工作部署,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紧紧围绕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品牌,统筹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塑城“四篇文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为全面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以文化人,建设精神文明新高地,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跃升。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持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二)坚持以文惠民,促进文化事业新繁荣,推动兰州文艺创作“高原”起“高峰”。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公共文化场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强化对文艺创作的统筹规划引导,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
(三)坚持以文兴业,推动文化产业新发展,推进传统文化向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国家级示范园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
(四)坚持以文塑城,焕发城市发展新活力,推动“黄河之滨也很美”文旅融合新品牌。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建设,打造城市文化标识和“黄河之滨也很美—读者之城·书香兰州”品牌,讲好新时代兰州故事,对内唱响发展主旋律、对外唱出兰州好声音。
三、发展目标
坚决扛起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使命担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以超常之举推动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新时代兰州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一)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文化品牌形象,发挥省会城市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和中心辐射带动效应,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的兰州特色文化,着力建设中国黄河文化之都。激浊扬清、守正创新,让文化传承的“薪火”燃得更旺,让文化自信的“灯火”点得更亮,让文明新风尚、时代正能量在金城大地熠熠生辉。
(二)构建现代文化发展体系。统筹城市宣传、旅游、非遗、乡村、工业、生态、体育、科技、教育、法治等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发展创意文化、节会文化、演艺文化、美食文化、休闲文化等文化产品。加快推进“金城关·黄河古渡”、“读者印象”精品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安全+智慧”一体化文旅配套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旅游景区提质升级行动,力争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壮大产业规模,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三)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主动融入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促进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黄河之都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生态良好、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推动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彰显“印象黄河”“烟火兰州”为牵引,聚焦“大规划、大景区、大项目、大配套、大服务、大营销”,深化拓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益,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城市之间文明互鉴,通过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深化合作,不断丰富城市文明底色,增强城市内生动力,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城际文化交流活动,搭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的桥梁,扩大兰州“朋友圈”。加强城市形象传播,构建全媒体宣传思想文化矩阵,举办特色文化体育诗歌艺术节会,多元传播兰州形象。举办“读者大会”,提高读者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将“读者发布”打造成为兰州面向全国的文化创意、文化交流平台。
新时代文化兰州建设总体目标是: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兰州打造成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到2028年,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成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个;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部达标,建成“城市书房”100个;全市创作大型剧目4部以上、小型作品15部以上,挖掘传承经典保留剧目(含折子戏)10出以上,重点扶持高水平精品剧目2部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文化研究阐释。系统梳理兰州文化资源,加强对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工业文化等兰州特色文化的研究整理和阐释,深入挖掘兰州文化底蕴,推出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开展农业起源与扩散、文明起源与传播、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现综合研究,深入挖掘凝练其中的历史内涵和理论价值,为讲好兰州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揭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清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深化黄河文化研究阐释,抓好重大出版项目,打造文化传承经典之作。(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委党史办、市文联、市档案馆、市社科院、市发展改革委、市民宗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各县、区政府)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教育,广泛开展“五史”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宣传活动,涵养向上向善道德风尚,不断深化“凡人善举·德润金城”道德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兰州好人”等选树活动,大力推进“十破十立·移风易俗”十大行动,推动乡风文明进步,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采取文化涵育、舆论引导、文艺熏陶等措施,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向上向善力量成为人们心头的暖流、社会生活的主流。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抓好过程管理,提升工作实效,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三)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数字文化战略,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推出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精神文化产品和网络服务。推进数字文化、创意文化、节会文化、演艺文化、康养文化、乡村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等产业项目集群发展,扩大文化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有温度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深度融合农业、工业、生态、体育、科技、教育、商务等产业要素和资源,构建跨区域、跨产业、跨行业的全产业链文化发展格局。(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政府)
(四)打造文化标识体系。系统构建具有新时代内涵的城市文化标识体系,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兰州文化品牌、文化名片和文化标识。即:一个品牌—黄河之滨也很美。五张名片—一条河、一座桥、一碗面、一本书、一部剧。六大标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
1.一个文化品牌
紧紧围绕“黄河之滨也很美”文化品牌,精心打造兰州黄河IP,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规划建设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推动黄河文化与兰州名人、名居、名遗深度、系统、完美融合,着力展示华夏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新塑造城市形象标志、市花、市树、市歌、兰州精神等为代表的城市文化标识,大力宣传展示兰州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文化形象,唱响新时代美丽兰州、烟火兰州波澜壮阔的黄河乐章。(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2.五张文化名片
(1)一条河—黄河。发挥兰州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独特优势,整合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加快百里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建设,开发黄河水上旅游项目,推动金城关·黄河古渡创建国家5A级景区,构建“一河三镇六区十态一环”文旅发展布局,把兰州黄河打造成城市最美的生态之河、幸福之河、母亲之河。(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委、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2)一座桥—中山桥。依托百年黄河铁桥,阐释黄河之滨桥梁文化,传播弘扬黄河历史文化,讲好新时代兰州故事,重塑“天下黄河第一桥”城市品牌形象。持续完善中山桥周边旅游基础设施,丰富“一河一桥一塔一阁”旅游新业态,彰显黄河之都的城市文化魅力。(牵头单位: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城关区政府)
(3)一碗面—兰州牛肉面。挖掘兰州牛肉面美食文化内涵,建设兰州牛肉面产业园和博物馆,举办兰州牛肉面美食节,研发兰州牛肉面创意文化产品,提升兰州牛肉面“中华第一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4)一本书—《读者》。《读者》是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进一步创新读者文化传播方式,开展读者研学旅游活动,开发读者系列文创产品,建设“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充分展示新时代读者之城的风采。(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5)一部剧—《大梦敦煌》。创新国家经典舞剧《大梦敦煌》惠民演出和商演模式,广泛开展文艺精品巡演、文化艺术进景区进校园活动,以网络新技术新媒介赋能演艺行业,通过短视频、云直播等形式拓展演出空间,充分展示敦煌文化、丝路文化的魅力,让舞台经典艺术走入群众、深入人心、走向世界。(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兰州大剧院,各县、区政府)
3.六大文化标识
(1)黄河文化标识。全面树立“黄河之滨也很美”“中国黄河文化之都”城市文化品牌。以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为核心,突出桥梁文化、渡口文化、皮筏文化、水车文化、河湟文化、奇石文化、碑刻文化和彩陶文化等特色黄河文化资源,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黄河生态文化走廊、黄河文化旅游展演示范区、黄河景观休闲观光区及农耕文明传统保护体验区等黄河文化公园旅游综合体。联动西安、银川、临夏、白银等沿黄城市,打造以“锦绣黄河”为主题的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带。(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2)丝路文化标识。立足兰州“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地位,充分挖掘丝路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艺术价值,依托“一带一路”“一会一节”等平台,打造“丝路游”“环西部游”等区域文旅品牌。全面开展长城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风貌抢救保护工程,加快兰州新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长城遗址护栏修缮、环境整治、展示标识和导览导引系统建设。联动武威、酒泉、嘉峪关等沿线城市,打造以“壮美长城”为主题的长城文化旅游示范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兰州新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3)民族文化标识。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效,突出兰州黄河流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进程中的历史贡献,整合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多民族文化交流对话、和谐共荣、民心相通的兰州样板。开展民族民俗文化振兴行动,加强重点戏曲院团建设及剧种的传承创作、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传播推广,鼓励地方民族戏曲流派及风格样式创新。大力扶持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抢救保护和挖掘整合民族音乐舞蹈资源,推出一批主题民族音乐舞蹈作品。实施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项目,打造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文博展示、营地教育、娱乐互动等为一体的乡村文旅综合体。(牵头单位:市民宗委;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档案馆,各县、区政府)
(4)生态文化标识。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挖掘兰州“背冰上山 植树造林”精神,推进“兰州蓝”城市名片建设工程,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西部生态文明示范高地。依托黄河风情线、兰山、白塔山、徐家山、河口古镇、什川古镇、青城古镇等自然人文景观,打造一批特色生态、乡村、康养、健身文化旅游产品。讲好兰州生态文化故事,全面展示兰州人民在治水、用水、兴水、管水、节水和生态治理、脱贫攻坚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大力弘扬兰州精神,为深入推进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示范。(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5)红色文化标识。依托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提炼和弘扬兰州“八办”精神、兰州战役精神,不断扩大兰州红色文化影响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开展甘肃抗日救亡历史、甘肃党史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历史研究,打造兰州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策划举办红色旅游节会及主题活动,大力培育红色丰碑旅游线、长征胜利旅游线、红色沃土旅游线、英雄史诗旅游线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建设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联动高台、会宁、西吉、两当等县域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以“追梦长征”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带。(牵头单位:市委党史办;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6)工业文化标识。建立兰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挖掘“兰州制造”精神,重振兰州工业信心。策划推出“兰州工业发展”系列作品,传播兰州工业文明。鼓励工业遗产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修复保护、场景激活等打造工业遗址博物馆、工业文化公园等,开发科普研学、工业遗迹、科技制造、文化创意等工业旅游产品,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五、重点工程
全面实施文化兰州建设六大重点工程,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打造新时代兰州文化制高点。即: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振兴、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产业提质、文化对外传播、文化队伍建设工程。
(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兰州市黄河文化保护办法》,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开展黄河文化资源普查,建立兰州黄河文化名录制度。推进黄河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宣传展示平台。实施黄河文化资源整理出版工程,分类编制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保护开发目录,出版发行《兰州黄河文化资源名录》《兰州黄河文化大辞典》等精品资源图册。(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2.活化利用文物文博资源。加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延续兰州历史文脉,推动兰州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融合“文物+科技+创意”发展。实施市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四馆”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市县重点场馆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化转型,依托VR/AR、云平台、5G网络等新科技,加强文博虚拟展厅建设,实现兰州文物藏品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建省级示范性文化生态保护区,优化文化遗产设施体系,统筹推进各类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纪念馆建设。开展非遗全面普查、确认、登记,完善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建设和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建设青城古镇非遗馆等非遗项目保护基地,健全非遗传承机制,发挥传习所“传帮带”作用,加大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与鼓励。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依托非遗馆、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等场所,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打造非遗旅游品牌线路,开展非遗上节会、驻景区、入校园、进场馆、走基层等展示展演活动。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等重大节庆节会活动,扩大文化遗产传播影响力,加强对黄河大水车、羊皮筏子、太平鼓、刻葫芦、高高跷等兰州黄河文化遗产的重点宣传和保护传承。(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4.加强文化古籍修复保护。加强古籍资源修复理论、技术研究和转化利用,建设古籍保护实验室和资源库,推进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常态化开放,实施数字化影印出版工程,推进文化古籍仿真馆建设。保护传承弘扬经典文化,加强《淳化阁帖》《金城文物》等重点文献整理出版和编纂工作。打造龙王池欢乐谷《四库全书》复制版和天庆博物馆《四库全书》影印本活化利用典范和研学旅行特色产品。(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5.加强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研究。加强对兰州区域民族民俗文化挖掘、整理,研究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促进民族民俗文化创新性发展,编撰出版《兰州民俗文化丛书》,打造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园(街),开发民族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牵头单位:市民宗委;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二)文化市场振兴工程
1.创作文化文艺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全领域统筹、全生命周期扶持、全要素配置、全链条开发、全方位宣传”的思路,健全文艺创作生产体系,着力提升兰州文艺的显示度、标识度、美誉度。创作一批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兰州特质的标志性文化成果。统筹规划引导乡村振兴题材、重大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历史题材和特色题材文艺创作,加强高水平文学、影视、音乐、曲艺、舞蹈、剧目、书法美术以及纪录片创作,推出更多有思想深度、有生活厚度、有人情温度的优秀作品。鼓励文艺院团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族团结等题材,策划创作一批体现兰州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通过文化节庆活动和演出季等展演展览平台,大力推广优秀文艺作品,扩大演艺市场的受众面和影响力。(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文联,各县、区政府)
2.健全文艺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兰州大剧院等国有文艺院团文化体制改革,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构建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发展机制。设立文化艺术基金,对文艺精品创作、传播交流、艺术科研、人才培养和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配套补助。健全文艺精品选题规划、创作生产、宣传推介工作机制,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和文艺作品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文艺院团联盟合作机制,促进文艺创作与基层文化需求精准对接,加大文艺评论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文联,各县、区政府)
3.加力扶持原创作品。实施网络文学精品创作和传播专项工程,大力发展网络音乐、歌舞剧、影视剧、演出等,推动文艺与互联网融合,促进优秀网络文艺作品创作。推动创作重心和扶持资源向前端、源头倾斜,推出小说、影视、戏曲、普及型文化书籍和报告文学孵化项目,推动优秀文学作品向剧本转化,支持创建“大师”工作室,加大对原创文艺作品和名家的全过程支持力度。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坚持“请进来”与打造本土精品剧目相结合,打磨提升《大梦敦煌》《大豆谣》《南梁颂》等剧目,创作推出紧扣时代主题、关注社会情感、满足观众精神需求的文化演艺作品。激发演艺市场活力,创新实景演出和驻场演出模式,以网络新技术新媒介赋能演艺行业,通过短视频、云直播等形式拓展演出空间,推动文化演艺产品多种形式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文联,各县、区政府)
4.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扎实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各类新闻媒体、网络传播平台、社团、演艺场所等九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深化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文化市场安全、质量、秩序、信用、文明监管和治理体系,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和水平,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保障文化市场安全稳定发展。深化城市文化交流合作,建立跨境跨区域跨省市的文化大市场发展机制。(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三)文化服务提升工程
1.推进文化服务一体化。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加快建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运行机制,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群众延伸。扶持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构建功能完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2.推进文化服务社会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提升改造“城市书房”新兴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集剧场、课堂、轻食为一体的“文化驿站”,打造阅读、咖啡、文创等复合型文化生活圈。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下乡、春绿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黄河之滨艺术节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支持办好农民文化艺术节、“村晚”演出、书画摄影创作等群众性活动。(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3.推进文化服务智能化。健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公共文化云建设,推进“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重点公共文化项目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快直播卫星电视频道高清化进程,高质量完成智慧广电固边工程项目。推进新时代升级版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加强沉浸式、互动式服务。开展文化演出网络直播活动,培育“云上群星奖”“云上乡村春晚”等数字文化服务品牌。(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4.推进“书香兰州”品牌化。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读者之城·书香兰州”,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建更高品质的城市文化空间。深入落实全民阅读计划,与读者出版集团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双向赋能,深入开展“读者”品牌驱动工程,通过品牌矩阵打造、文旅深度融合、阅读资源拓展、读书活动覆盖、阅读氛围营造等推进兰州市全民阅读建设。鼓励各部门(单位)、县区积极建设读者小站、读者书房、读者阅读角等文化空间,合理布局“读者树洞”朗读亭、“读者封面”拍照框,命名“读者号”游轮等,通过“读者”品牌符号化在地陈设,多层次多维度建构“读者之城”城市符号体系。推动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阅读服务,打造全民阅读阵地。充分发挥《读者》品牌和资源优势,推进“读者·中国阅读行动”,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阅读品牌。(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四)文化产业提质工程
1.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影视动漫、会展出版等业态,培育数字艺术、网络视听、文化电商等新业态,推动文化与地方特色产业、传统农业、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体育旅游、节会旅游、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打造沉浸式、参与式和体验型文化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着力推进影视演艺产业、文化创意设计等新业态,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兴文化品牌。(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2.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内涵,建设一批文旅深度融合的产业园区和创意街区。持续提高兰州文创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一批主业突出、质量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沿黄城市黄河文化资源要素,创建具有区域辐射性、带动性和示范性的黄河文化产业园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3.加快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科学合理布局文化数字产业,推动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融合发展,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文化传承利用的载体和途径。运用数字展示、全息投影、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技术,加大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等产业项目设计与应用示范,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鲜活度。科技赋能数字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动漫游戏、影视文化、艺术创作产业基地,推动文博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数字藏品,筑牢数字文化基石。(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政府)
4.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深化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重点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航母”,培育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引入、培育一批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演艺演播展示平台。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文化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建立百家优质文旅企业、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数字动漫企业名录。强化企业、项目、品牌、园区四大载体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积极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加大精准性、系统性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市场繁荣有序。(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政府国资委、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5.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文化创意、文旅节会、文化演艺、夜游黄河、文旅康养、乡村旅游产业链,重点打造文物非遗、休闲娱乐、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系列产品,鼓励支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深度融合全域文化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整合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长城文化、长征文化资源,全力塑造城市文化旅游新品牌新形象。深度融合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体验、户外运动、自驾旅行、房车露营、美食购物等新产品新业态,形成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兰州一日游、二日游文化旅游品牌产品。深度融合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健全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加快实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倍增计划,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五)文化对外传播工程
1.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创新载体、拓展渠道、健全机制,把兰州文化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借力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国际性平台、国际友好城市、孔子学院以及中亚、中欧、南亚国际贸易通道等推广渠道,广泛开展“境外媒体兰州行”“感知兰州”等系列活动,大流量大声量讲好兰州故事、传播兰州声音,不断扩大“黄河之滨也很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政府外事办、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2.提升对外传播能力。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现代化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体系,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海外媒体务实合作,强化国际表达能力,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媒介和途径。打造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音乐节、黄河艺术节等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文化节会,不断提高兰州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培育扶持一批具备国际市场运作能力的文化中介推广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拓展境内外文化市场,面向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及主要客源城市开展文化宣传交流。实施兰西城市群、兰白经济圈文化旅游一体化,围绕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河湟文化、民族文化,打造“丝路游”“黄河风情游”“环西部火车游”等区域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城市联盟、节会赛事、宣传推介等活动,构建城市文化立体营销网络。(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政府外事办、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3.促进对外文化贸易。扶持全市重点文化出口企业、项目名录和产品数据库建设。支持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扩大对外合作规模、提升合作质量,探索培育一批省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基地。推行“互联网+国际文化贸易”模式,扶持文化跨境电商平台和国际数字文化企业发展。推动《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精品剧目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创新举办黄河文化高层论坛,深入推进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搭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的桥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一节一会”、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国际交流合作,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圈、生态康养旅游圈、西部旅游大环线枢纽站、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示范带,扩大兰州文化对外贸易交流。(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外事办、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市文旅局,各县、区政府)
(六)文化队伍建设工程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编制文化领域中长期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建立全市文化专家智库,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献策。建立人才交流学习和岗位培训机制,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充实干部队伍力量,提高管理服务市场能力。建立与专业高等院校的合作机制,引进编剧、作曲、表演、指挥、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运营管理、数字文创和文化创意等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批文艺创作、产业管理、服务运营等人才培训基地。(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县、区政府)
2.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立基层文化机构人员帮带交流、普遍轮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实施“英才计划”,对文化旅游管理、业务骨干、一线从业人员队伍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支持文旅企业和文化旅游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培训基地,大力培养基层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队伍。创新完善各类文旅人才评价、选拔、流动、使用机制。支持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文化单位就业,形成高素质基层文化队伍。加大民间艺人、农民文化骨干、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文化传承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物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市人社局、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文化人才创业创新、评价考核、选拔任用、福利待遇等政策体系,建立良好用人导向和人才发现机制。搭建优秀文化人才展示平台,支持优秀人才承担重点课题、重大项目。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文化企业和文化名家制度,探索建立文化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培育一批省级文化大(导)师工作室。(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文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新时代文化工作格局,共同推动文化兰州建设目标如期实现。建立全市文化发展工作协调领导机构,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强化文化兰州建设工作督查考核。(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二)完善政策保障。加快推动文化领域地方立法,将文化兰州建设重大政策举措适时转化为法规规章,为文化兰州建设发挥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完善支持文化企业从事文化创意和动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相关扶持政策。配套完善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市场准入、人才保障、文化项目建设用地等保障性政策。(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区政府)
(三)加大金融支持。分层分类支持精品文化产业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相关资金、专项债券和贷款补贴等资金支持,加大对重点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宣传推广、消费提振等方向的资金保障力度,建立财政、基金、银行和社会等多元投入的文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引导各类产业基金投资文化产业项目。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兰州建设,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规范发展文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创新合作模式,构建规范、高效的文化兰州建设投融资体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区政府)
(四)加强督导落实。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文化兰州建设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加强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各责任单位要主动对接上级各有关部门,抓好相关领域和行业支持文化兰州建设工作,切实增强文化兰州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建立专家顾问组,构建监测评估制度和督导落实机制,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措施实施动态监督,确保文化兰州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