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我们为什么愿意为文化买单?

2025-02-17 纪委 29
  被重点监测的酒店入住率100%,人潮从海口湾延伸到自在湾、假日海滩……元宵当天的海口“烟花秀+无人机表演”堪称“人气之王”,为人津津乐道。从数据上看,当晚,海口吸引流量82.79万人次,拉动旅游综...

  被重点监测的酒店入住率100%,人潮从海口湾延伸到自在湾、假日海滩……元宵当天的海口“烟花秀+无人机表演”堪称“人气之王”,为人津津乐道。从数据上看,当晚,海口吸引流量82.79万人次,拉动旅游综合消费5.26亿元。

  不止于此,府城元宵换花节焕新呈现,追着“装马匹”巡游、跟着醒狮腾跃,看花神起舞、国风换装……海口府城灯光如昼、游人如织,千年换花习俗展现出强劲引力。

  为何人气如此火爆?

  往深了看,关键的内核力量,是“文化”。不管是烟花秀,还是无人机表演,抑或换花习俗,都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创新,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的回潮,也有新兴文化的拓展。可以说,文化消费,正是海南新春消费的耀眼亮点。

  买文化,为何让年轻人争先下单?文化消费,为何如此令人着迷?又该如何抓好这一势头?

  (一)

  何谓文化消费?

  简单来说,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今年春节爆火的《哪吒2》,票房突破100亿元,正是文化消费走热的一大例证。

  火热的盛况,海南也不例外。

  春节期间,海南各地精心策划了300余项文化和旅游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其中,既有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体验,如黎锦、藤编、竹竿舞等;也有烟火气十足的传统民俗活动,如府城元宵换花艺术周、海口冼夫人文化节;还有彰显地域文化的文艺演出,如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甘工鸟》、琼剧进社区专场演出等。

  不仅有“量”,同样有“质”。这一场场文化活动、消费热潮,是各地各部门深耕内容、精心谋划而来的。

  比如,年轻人追求场景化,那就选择地标性区域——海口湾,以国内最高等级的烟花秀、大型无人机表演,梦幻联动周边的海洋、沙滩、椰林、高楼等,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碰撞中,营造极致的场景化体验,氛围感拉满。

  再如,游客们喜欢体验感,那就在这个“非遗版”春节,放大海南的“非遗”年味。游客不仅能参观“黎华锦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成就展”,更可参与非遗研学体验课堂,现场制作糖画、椰雕、茶艺、陶泥等非遗作品,几十种非遗活动拉满体验感。

  又如,年轻人喜欢跟着感觉走,那就以“双环”旅游公路为载体,做精“公路+”的旅游体验,把海南的“家底”和“本钱”无私呈现给游客,让广大游客在悠闲“慢游”中感受海岛人文、黎苗风情、雨林秘境……

  在文化消费上,可以看出,海南“宠粉”又“圈粉”。

  努力是看得见的,消费者也是买账的。以春节假期为例,在文化消费的助推下,海南春节假期接待游客稳中有升,达955.84万人次,其中,省会海口接待游客191.78万人次,同比增长5.43%。

  (二)

  文化消费为何如此旺盛?

  正如有媒体所言,需求牵引是动因,文化自信是根源。

  首先,游客变得更加“挑剔”——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休闲,而更青睐于文化需求,看重精神满足。

  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显示,“90后”“00后”持有高度文化认同和文化发展信心的人数比例在各代际之中最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直击灵魂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构筑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也因此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

  譬如,以黎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甘工鸟》,不仅展现了海南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向往与追求;保亭“亲加奔·村晚”上,“民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接地气节目,更易触发游客的乡土记忆……

  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话,“到了一定年龄,国粹血脉就会自动觉醒”。基本的物质生活满足后,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诉求便会蓬勃生长,进而形成一种消费倾向——

  为文化买单,值!

  其次,文化供给变得更加丰富——

  从文艺演出,到非遗体验;从“双环”旅游,到精美文创;从民俗新演绎,到科技新表达……海南从供给侧发力,努力找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点,以一系列优质供给,推动特色文化IP化,不断拓宽文化消费的边界。

  这一系列努力,让传统文化不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触碰,可以品尝,可以体验,可以参与,如此一来,文化滋养便会更加深入,供给与消费的双向奔赴,让“为文化买单”成为一种消费习惯,促进了文化消费走热。

  此外,传播媒介变得更加多元——

  在海口元宵烟花秀前,相关融媒产品已经流传开来。

  如《海南超全“闹元宵”攻略来了!》《这场7小时盛大直播明天开启》《海口元宵烟花晚会绝佳观赏点+拍摄技巧来了》等融媒产品,在“手把手”引导游客的同时,也点燃了人们的游玩热情。而烟花绽放时,相关的图片、直播、短视频,更是百花齐放,让欢乐加倍。

  以往,受限于传播手段,传统文化往往“养在深闺”。而今,主流媒体的强势介入,“文化中国行”的深入推进,一系列融媒佳作的推出,极大提升了海南传统文化的“能见度”,使其不断被挖掘、不断被输出,与广大游客建立起有效的精神交流和文化共鸣,让文化消费更加旺盛。

  (三)

  文化消费,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调味品”,更深一层看,也是社会进步的“必需品”。

  从社会层面看,强化了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共同的文化符号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纽带。如海口府城元宵换花节,是祖祖辈辈府城人的不灭记忆,它承载着平安顺遂的美好寓意。在深入体验中,人们自会升腾起油然而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从经济层面看,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需求催生创意经济,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既可提升商品附加值,也能刺激消费。2025年海口元宵烟花晚会等活动所带来的5.26亿元综合消费便是例证。

  从国家层面看,可提升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比如,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的出海,让国际社会见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所以,文化消费,大有可为。

  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扩大文化消费,正是践行这一殷切嘱托的重要落点。促消费,谋发展,事在人为!这就需系统总结文化消费的经验、做法,读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激发更加旺盛的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内核是“文化”。透过新春消费可见,海南文化丰富多彩,既与中原大地一脉相承,又形成了自身的海岛特色,具有迷人的魅力。沉下心来、深入挖掘,迎合需求并创造需求,海南的文化消费必然更加光彩夺目,让自贸港更具文化气质,更有吸引力。

    原标题:我们为什么愿意为文化买单?   

作者: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