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传承弘扬春节文化激发群众活力 扮靓幸福中国年
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我省各地以“千龙千狮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为重点,开展“春到万家”传统节日群众文化活动7000余场次,线上线下参与量达到2800万人次,满足了人民群众喜庆过年的美好需求。
一、节日氛围持续拉满,文化惠民“上心”又“上新”
一是“千龙千狮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活动如火如荼。自1月23日四川省2025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启动以来,全省21个市(州)48支舞龙队伍、41支舞狮队伍参加集中展演,1700余支舞龙舞狮队伍分别进农村、进场镇、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进福利院、进景区、进广场,开展拜年、慰问和巡游活动2400余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1100余万人次。
二是春节“村晚”示范展示别样精彩。依托“天府百姓大舞台”,各地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春节联欢会,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全面展示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广泛开展“村晚”活动800余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400余万人次,支持乡村文艺能人(团体)通过新媒体平台自办“村晚”,展示春节“村晚”喜庆氛围。其中,甘孜州巴塘县夏邛镇拉宗伙村、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祝村、宜宾市南溪区黄沙镇田兴村等3个村被确定为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阿坝州首届村晚在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理县桃坪村启幕,来自阿坝州13县市的藏羌回汉各族儿女齐聚一堂,共邀八方游客齐聚这一场文化与民俗的盛会。
三是“百馆联动过大年 新春八天乐”文化活动丰富多样。联动206家文化馆、209家公共图书馆开展“百馆联动过大年”“赏年画过大年”、书法家送春联、新春联欢晚会、新年音乐会、迎新民族音乐会、新春文艺汇演、迎春灯会亮灯仪式活动、“戏说新语”群众戏剧活动、新春阅读会、新春灯会、焰火游园会、新春嘉年华、“百姓大舞台 新春天天乐”、新春贺岁文艺活动、欢欢喜喜闹元宵等近2000项群众文化主题活动。
四是“阆中古城过大年”活动格外瞩目。阆中市紧紧抓住“春节成功申遗”的关键时期,深化“春节文化发源地”品牌,围绕“迎春来·踏春去·抱春归”三大主题,开展“春节大庙会”“春节游阆苑”“春节艺术展”“齐聚古城过大年”等20项民俗巡游、特色演艺活动,将节气民俗与国人情感结合起来,让市民和游客感受“春节文化之乡”独特魅力。阆中古城景区连续5天游客日接待量居全省5A级景区前三位。
五是地方民俗活动特色鲜明。新春灯会、庙会市集、非遗秀场等传统文化活动成为新春靓丽风景线。乐山市围绕大庙会主阵地,持续举办特色产品展销活动,小凉山彝族刺绣、沐川竹编、嘉州田园画、夹江笔墨纸砚、闲梁面塑等文创旅游商品火热吸睛。广元市推出“幸福新城·诗意昭化·我在昭化过大年”6大系列11个子活动。自贡市举办“年味之旅”非遗展演、“乐享生活·民俗闹春”等配套活动,还有汉服体验、盐街灯市沉浸式体验街区、NPC互动、AI拍照等供游客选择。南充市9个县(市、区)纷纷开展“文化贺新春 民俗大拜年”巡游活动,用传统民俗传递了新年的祝福,以创新的方式展示了城市发展的新面貌,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浓浓年味。广安市采取市县联动、区县联动方式,在六县市区同步开展“龙腾賨城·狮舞新春——千龙千狮闹新春”民俗巡游展演活动,热闹非凡,万人空巷。展演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来自全市民间的龙狮队伍48支500余人开展舞龙舞狮集中展演,配套80个展演方阵3000余人同步开展花车、车灯、连响、高跷、腰鼓、传统武术、滑竿抬幺妹等民俗非遗巡游方阵展演,活动现场共吸引63余万市民游客观演,线上观看突破286万人次。德阳市推出“事事如愿·文庙过年”新春大庙会,现场组织逛非遗、游民俗、猜灯谜、赏花灯、品美食等系列活动。绵阳市以“中国年、中国味、中国范”为主题,创新举办2025新春烟火晚会,线上线下吸引140万人次观赏,推出“巴拿恰百龙百狮贺新春”“嫘祖文同迎新春”等特色活动。遂宁市以“遂宁邀您来过年”为主题,策划举办庙会、灯会等民俗文化活动120余场次,吸引290余万人次参与。巴中市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开展“迎新春、送春联”“你选书·我买单”新书推荐、“全村福”“全家福”惠民照片拍摄等文化活动,让群众和游客感受浓浓年味。
六是“云上天府闹新春”线上活动有声有色。省文化馆推出“天府畅玩·互动竞技”“天府画卷·征集活动”“天府瑰宝·川味甄选”“天府演绎·云上展播”等线上活动。直播“千龙千狮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四川省2025年春节群众文化活动。邀请乡村网红参与线上春节活动,直播乡村土特优产品、文化创意产品、优质文旅资源等,提高知名度、提高销售量。
二、新场景新业态受青睐,重点活动“吸晴”又“吸金”。全省各地集中推出系列文旅新场景、新项目,深受广大游客追捧。四川旅投集团旗下天府国际动漫城火爆出圈,吸引众多动漫爱好者打卡,假期接待游客10.24万人次。成都市东郊记忆景区把工业遗址打造成为消费新空间,引进巨幕电子皮影戏等业态,每日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自贡市中华彩灯大世界假期门票收入6841.85万元,排名全省第一。广安市新打造的“广安不夜城”“西溪賨城里”、沿口古镇等文旅项目火爆开街,融合展示灯光秀、旅游演艺、游船观光等多种新业态,春节假日期间共吸引游客86.1万人次。巴中市光雾山景区创新推出“吃住行游购娱”一价全包冰雪旅游产品,开展舞龙狮、忆童年等表演活动,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超过3倍。广元市在翠云廊景区推出《点树交印》《蜀道镖运》沉浸式情景剧,让广大游客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遂宁市指导辖区等级旅游民宿举办杀年猪、围炉煮茶、烟花秀等活动吸引游客,旅游民宿入住率达100%。甘孜州春节暨藏历新年文艺会演、色达迎新春藏戏表演等116场活动轮番上演,全面彰显新时代康巴文化自信。据第三方大数据综合测算,春节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6372.2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347.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6%、12.21%。
三、宣传推广有力有效,群文活动“出彩”又“出圈”。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刊发我省活动信息4条,其中群众文化活动3条。中央媒体报道(含转发)2200余条,其中央视53条;省级媒体报道(含转发)4200余条。1月24日,多家媒体报道“千龙千狮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四川省2025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自春节申遗成功后,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阆中备受关注,1月31日,CCTV-1、CCTV-13《新闻联播》播出《喜庆欢腾乐新春 大江南北年味浓》聚焦报道阆中浓浓年味。1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月31日央视先后关注乐山大庙会。泸州市“火红的村晚—相约石厢子 一起过春节”主题晚会于2月3日19:30在CCTV15播出。2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广安市“千龙千狮闹新春”活动。1月27日—2月4日,央视聚焦报道17次、直播连线3次,持续报道南充春节盛况。宜宾市兴文石海景区开展国潮民乐、洞降财神、僰人祈福等新春民俗活动,打造非遗集市,受到央视关注报道。文化和旅游厅新媒体平台结合“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持续推送春节游四川的攻略、耍法,包括灯会活动、天府旅游美食宴,以及各市州的春节活动汇总等内容,邀请游客春节走进安逸四川,累计发布微信稿件、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百余条,总阅读量上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