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文旅文创“融”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文创成了生活里的热词。炎炎夏日,无论是游览自然风光,还是领略名胜古迹,文创展示区总是游人络绎不绝,文物雪糕、考古盲盒、国潮手办……文创“破圈”为文旅添彩,成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我省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提出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壮大以创意为内核的文化产业,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文旅文创融合,既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战略,也体现了文化旅游、文化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作为文化大省,河南的文旅“家底”很是丰厚:中原大地上,奇崛壮丽的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同样亘古亘今。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河南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4大古都,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丝绸之路等5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太极拳、少林功夫为代表的中国功夫更是享誉世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结合好科技和创意是关键。在我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的实践中,涌现出数字博物馆、元宇宙文旅项目、创意设计美学空间等新业态、新概念。博物馆文创数字藏品成为新风潮,文物“装进”了元宇宙。河南博物院先后发布妇好鸮尊、青玉虎形佩、人首蛇身玉饰、莲鹤方壶、云纹铜禁等文创数字藏品,每次上线即被“秒光”。从元宇宙智慧旅游大会“虚拟人”参会,到虚拟数字人“刘伶”云台山元宇宙世界奇幻旅程,再到打造《堡垒之夜》的沉浸式游戏音乐节,我省多个元宇宙新文旅场景相继亮相。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两次提及“博物馆数字化”,文物科技创新也写入其中。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河南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博物馆群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意驱动、科技赋能,崭新的文化图景与古风古韵,既可以相得益彰、互相成就,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实现“曲调高”但“和者众”。
文旅文创,“文”字当头,优质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始终是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要义所在。思考近几年走红的文创产品、文旅项目的共同特点,其最硬核的魅力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设计的美感,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文化力量。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以仰韶遗址为例,这里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为更好认识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借助新的科技手段,考古文博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既成为众多文创产品的创意原点,也让人们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坚定文化自信。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这是中华文化历来所推崇的。在古老的传统中,我们常能找到创新的密码,因为传统和创新从来都不是割裂的。“文”是“创”的“根”,心中有创新的种子,脚下有传统的根,文旅文创才能在融合发展中结出累累硕果。
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在历史烟云里铭刻悠远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记录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坚持守正创新,用新技术、新理念让中原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才会有更加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