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淮安市积极推动地域文明探源工程

2022-07-08 纪委 411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域文明探源工作,扎实开展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深挖地方特色资源,通过强支撑、牢基础、提成效等举措,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聚焦顶...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域文明探源工作,扎实开展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深挖地方特色资源,通过强支撑、牢基础、提成效等举措,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聚焦顶层设计强化文明探源工作支撑。在全省率先制定《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划定法治红线。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考古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城市建设地下文物保护。重新组建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承担全市地下(水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开展地域文明、运河文化发现与研究。将文物执法作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强化文物执法队伍建设。探索“建管办+集团”模式,组建市大运河办统筹推进全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聚焦考古研究夯实文明探源工作基础。加强基建考古过程中的研究工作,发现或发掘了板闸、淮安府城庆成门等一系列重要运河遗存,为后申遗时代运河保护研究做出贡献,也为研究淮安地区运河变迁和水工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发现了黄岗、金牛墩、凤凰墩等史前遗址。开展淮河下游地区史前遗址和清口水利枢纽遗址主动性考古项目与研究,对金湖抬饭墩等12个遗址进行勘探,对马头地区各类河道、堤堰等水工设施及相关城址进行调查,新发现一批商周遗址,通过对众多运河遗产的重新梳理和串联,了解了清口水利枢纽的整体格局和保存现状。

  聚焦传承利用提升文明探源工作成效。以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为抓手,推动总督漕运公署·古城复兴文化园、板闸遗址·水工科技体验园、清口枢纽·漕运锁钥文化园、洪泽湖大堤·水上长城观光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修编《清口枢纽保护规划》推进清口枢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洪泽湖大堤、清晏园等一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工程。推出《文明曙光——青莲岗文化淮安黄岗遗址考古成果展》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创新“考古+”模式,率先打造考古工作站,集文物修复、文物保护、考古成果展示、考古资料整理研究和公众考古研学于一体。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