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赣艺评论丨《一个人的长征》评论集锦

2023-04-11 纪委 192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一部富有喜感的红色寓言剧赣南客家“草根人物”的代表,“骡子”用行动诠释“一诺千金”演绎了一个关于精神和力量的故事盛和煜与张曼君合作的第12部作品红色题材与赣南采茶戏的全息融合...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

一部富有喜感的红色寓言剧

赣南客家“草根人物”的代表,“骡子”

用行动诠释“一诺千金”

演绎了一个关于精神和力量的故事

盛和煜与张曼君合作的第12部作品

红色题材与赣南采茶戏的全息融合

7大主题篇章

首次人偶同台

2021年4月25日首演

30余位知名专家发表评论

7项国家级荣誉

5项省级荣誉

两年赴4省演出71场

传播正能量,接力新长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出品,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创排演出,是江西采茶戏传承发展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被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盛赞为“无愧当下红色题材的高光突破”。该剧由著名剧作家盛和煜担任编剧,著名戏剧导演张曼君担任导演,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主演杨俊凭借剧中精湛的表演荣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马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评论家欧阳逸冰,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等国内知名专家对剧目给予了高度评价。现摘要集锦如下:

欧阳逸冰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

著名评论家

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之所以令人震颤,那是因为脚夫骡子的个人遭遇竟然对应着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这个脚夫骡子的执拗个性竟然产生出巨大的意志力量,脚夫骡子的长征是红军长征派生出来的他个人“心灵的长征”。

马也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戏曲史是发展的,剧种史是可以改写的;小剧种可以创作大作品,小剧团可以诞生大演员,《一个人的长征》就是个证明。

崔伟

中国剧协秘书长

此剧既让人在观赏中由衷称绝,为故事取材的小中见大,人物形象的平凡真切,以及文学格调的质朴、精绝而惊叹,其无愧当下红色题材的高光突破!

刘玉琴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

高级编辑

戏剧舞台一直在实践,如何于普通平凡的日常轨迹中自然而不是生硬的汇融进时代光影,映射出理想信仰的落地生辉,这部作品提供了讲好故事的能力和技巧的重要参照,艺术地表达了纯正而厚重的题旨,体现了主旋律题材开掘的担当和创意。

王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从“一个人”到“千万个”的转化,从《睄妹子》的一支爱情曲调到革命新词“交响乐”的升华,是从艺术典型到历史真实的扩容。剧作通过骡子这样的一个普通个体,通过他在纷乱的战争局面中接近红军,走进红军,理解红军,跟随红军,将艺术视角移转到红军长征在展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价值时所面对的中国社会中普通的社会群体,将艺术塑造的“骡子”延展成了见证并参与着中国革命进程的“人民”群体,这是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理想,对红色革命题材的一次重要创新。

仲呈祥

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席

李华裔

中国戏曲学院教师

艺术学博士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独具一格,别有风采,将大题“小作”,以寓言求美,别出心裁地把笔锋对准革命背景下的个体心灵成长历程;而在艺术处理上又凸显戏曲本体特色,舞台自由灵动、诗意盎然。观罢余月,让人震撼之情与思索之意犹未止矣!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是成功的,它守护了戏曲的传统,佐证了戏曲的现代,更昭示了剧种的未来。

王安葵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不仅把这个故事演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更可贵的是发现、发掘出人物和故事的美学内涵,体现出淳朴而又崇高的美学精神,使作品具有深刻而又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武丹丹

《剧本》副主编、编审

《一个人的长征》的创演留下了很多启示,但我在这部作品中,看到的不只是致敬信仰、致敬红土地,不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历程,更多是主创们流淌在舞台上的情感,对剧种的、对剧院的、对一路走来的自己更熨贴更细致的情感。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征,那么这部作品就是张曼君带着赣南采茶的一次长征。

徐健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

副编审

该剧见人见戏,风格独特,较好完成了对于红色题材叙事的平民化、人性化表达,实现了现代精神的灌注与道德力量的阐释。以一个人的不变烘托一群人的信仰,以一个人的坚守抵御变动不居的艰险动荡,“一个人的长征”是艺术家的创造,也是思想者的凝视。

罗松

《中国戏剧》杂志主编

编审

《一个人的长征》是突出草根人物的红色革命题材,出发点是文学和戏曲的深度融合。以骡子为代表的草根人物与红军代表的英雄人物形成的反差成为最大的戏剧冲突之一,让整台作品充满幽默诙谐的看点,又恰到好处地用生活化的语言展现出真挚豪迈的革命情怀。加之舞台呈现对多种艺术样式的综合运用,使这出戏具备了超越地方剧种、走向更广阔的音乐戏剧领域的品质,希望在加工打磨后能够在全国推广上演,不仅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剧目,也能成为一部经久不息的传世作品。

刘茜

中国文化报社期刊中心主任

主任编辑

在这部剧中,中华传统美德与革命文化得到交融淬炼升华,内涵丰富,打动人心。全剧既保留赣南采茶戏传统的矮子步、扇子花、单水袖等原生态艺术特征,又守正创新,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丰富了赣南采茶戏的表现力。

郑荣健

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

主任记者

从回归混沌的民间视角,到进入传奇的喜剧结构,再到夸张、变形乃至土洋结合、歌舞同台的自由不羁,赣州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显然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而这个探索无论是题材视角、叙述文本还是舞台样式,都透着浓厚的重塑民间、重塑传统与沟通现代的意味。这对于赣州采茶戏乃至地方戏曲的变革,是有重要意义的。

游暐之

《歌剧》杂志主编

上海歌剧院艺术创作室主任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本剧戏剧结构完整清晰,戏剧矛盾冲突环环相扣,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戏剧叙述亦谐亦庄。“谐”与“庄”没有对立只有统一,“谐”为“庄”的基础和铺垫,“庄”也将“谐”的意趣衬托得更加鲜明。剧中没有口号,没有说教,通过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仿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自然而然地将观众带入戏剧所要表达的情感当中。

赵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编辑部总编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此剧的难点在于"平衡",主创十分智慧的串联融合了诸多多元对立的气质,更难得的是导演设置的表演调度与舞美视觉的浑然交融。既展示了生动百态的生命歌哭,又有纤毫毕现的民俗写真。在炙热的情感和自在奔腾的想象力面前,视觉是一种丰富又克制的清醒,内在与表达和谐统一,令观者反复咀嚼滋味无穷。

王静波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该剧继承了赣南采茶歌舞剧这种艺术样式的优长,又直面剧界对之“趣味趋于雅致、戏味似有不足”的存疑,通过实践,解决了雅与俗的调和问题。这部剧有浓浓的“戏味”“采茶味”,在音乐、舞美等方面又极具现代感,传统与现代达到了高度的平衡统一。

刘飞

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戏剧影视评论专委会主任

赣南采茶戏的边界模糊,正好提供了许多“新歌舞”演绎故事的契机,导演根据人物的特性将骡子的音乐基调定为赣南采茶戏,花姑的基调定为大余山歌和兴国山歌,邱排长的基调偏重进行曲,喝过洋墨水的古小姐主要取法歌剧咏叹调,广采赣南民间音乐质朴强大的表现力,实现赣南采茶戏的扩容,每个形象随之明朗化、差异化、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