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少儿舞台剧改编版藏戏《顿月顿珠》
西藏首届少儿舞台剧《顿月顿珠》在近期上演了。该剧在藏剧团响应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背景下改编而成,是一部剧情跌宕起伏温馨与揪心相辅相成的亲情为主线的故事。全剧以兄弟二人的情感线为主线,完美的诠释了西藏人民对亲情的重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它所开辟的少儿舞台剧先列无疑是成功的。
改编版《顿月顿珠》颠覆了原剧的虚无缥缈有着它自己想阐述的精神与价值观,全剧一开始幕纱之后的汤东杰布唐卡神秘而吸睛,灯光在舞台侧边落在鼓师的身上,咚、咚、咚、咚、咚咚咚,随着鼓师的伴奏温巴开始说唱道白,而后拉姆(仙女)出场唱腔声音时而高亢时而悠扬,保留了藏戏原始的开场方式,这样的保留使得整部剧保留住了西藏人民对传统剧目的情感依托,开场完而后幕起剧启。
国王新娶的皇后因怕先皇后之子顿珠继承王位而忽略了她的儿子顿月,不惜装病一步一步引诱皇上不顾大臣的求情做出流放顿珠之举,岂料顿月与顿珠两兄弟在多年间朝夕相伴早已兄弟情深亲情难舍,顿月得知哥哥被流放敌国后,明知前路凶多吉少一路艰辛但依旧放弃了所有富贵荣华只身前往寻找兄长的路途,故事由此延展。在剧中古朴华丽的小服饰粉装在每一位小演员身上,瞬间令人忘却了他们的实际年龄只在13、14岁,皇后看似真切的泪水在计谋得逞后的笑容、大臣明理是非却只能跪地祈求的无奈、皇上因掣肘做出的决策时的愤怒,演员们都表演的入木三分,舞台的灯光映衬着这些戏中人的喜怒哀乐,贯穿着全剧的鼓钹声把人性的善、恶、悲与喜表现的更加勾人心弦。尤其是全剧穿插的藏戏独有的鼓点让演员的每一个回眸、每一个断句、每一个身段都有了灵魂,也成为了全剧的音乐基础。
兄弟二人重逢,情感交杂之际与动物发生了一段表现真慈悲否和体现善良、勇敢的桥段,此段中饰演猴子的小演员抓耳挠腮把小猴子饰演的惟妙惟肖、饰演麋鹿的小演员眼神温和姿态灵动乖巧令人心生怜爱,从主演到群演所有的孩子虽无一人为科班出生,但都珍惜着属于自己的角色,把担任的各种角色演活、演实。
呜呼哀哉
我之命运多悲凉
慈母已然离世间
慈父逐我出家门
今贤弟离我而去
呜呼哀哉如之何
这是弟弟顿月在沙漠脱水,被哥哥顿珠误以为已经逝去所唱的台词,这样的精简的短句完整的将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及故事情节描述的淋淋尽致的诗体台词也是其一改编特色,这种独特的台词表述方式在完美诠释了剧情的同时进一步唯美地呈现了西藏的又一语言文化,让听众能真切地感受到藏语言文化鲜为人知的另一种美感。
改编后的《顿月顿珠》淡化原本浓重的宗教色彩与气息的同时把虚无缥缈的、不符合当下主流核心价值观及剧中经不起推敲的逻辑做大刀阔斧的改动,改编后的内容让人更能够接受且容易产生共情,让其更加符合现实主义题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新时代西藏少儿舞台剧的魅力,全剧所呈现出的效果及其传达的精神从原著的主角靠虚无的神力所改变人生,到改编后成为靠自身的力量与善良和勇敢改变了人生轨迹,突出了现实主义题材。剧情以动物及儿童的真善美为剧情的推动,无限放大孩子的悲悯之心、与善良,让其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及人的情感无法用权贵衡量的道理,作为少儿剧目具备了以剧育人的意义。
相较于原著,新改编的《顿月顿珠》不仅改编的是一部剧,还是一种态度,一种新时代藏戏人对未来藏戏传播精神与价值的重视态度。正因如此才使《顿月顿珠》达到了新时代西藏优秀戏剧该有的品质与效果。
该剧还参演了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优秀少儿戏剧展演获得了业人士内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当天笔者有幸观摩,展演当天这支唯一全由少儿组成并演绎的舞台剧不仅在内地的舞台大放异彩,给观众呈现出了全新的视听盛宴,也给西藏未来更多的少儿舞台剧打了好的样本与基础。
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是儿童戏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艺术活动,成为展现儿童戏剧优秀成果和推出优秀艺术人才的重要平台,受到广大儿童戏剧工作者和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参演《顿月顿珠》的演员们用藏戏独特的唱腔、玲珑的身段演活了各种这场属于他们的舞台,但由于地理原因该剧原设定的舞美道具未能面面俱到的呈现于观众而言是些许憾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西藏本地出演之际能够一睹为快以补遗憾。
藏戏,作为西藏的传统戏剧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少儿舞台剧《顿月顿珠》更是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把藏戏与现实紧密相结合,让未来西藏的孩子们从小有新的好剧可看、新的好故事可说,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为下一代明思想、净心性,同时也为西藏的少儿舞台剧迈出了成功扎实且极具意义的一步,也是奋进夯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