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破解藏地密码,写西藏史诗 | 乐评

2023-08-23 纪委 100
文 | 张听雨小时读冒险小说,何马现象级的系列探险小说《藏地密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神秘悠远的古格秘境更是引人神往。适逢第36届“哈尔滨之夏”首次推出“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8月11日,郭...

文 | 张听雨
小时读冒险小说,何马现象级的系列探险小说《藏地密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神秘悠远的古格秘境更是引人神往。适逢第36届“哈尔滨之夏”首次推出“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8月11日,郭三刚、石建平创作,石建平指挥西藏爱乐乐团,在哈尔滨大剧院演出交响曲《古格》(原名《古格幻想》)。这部作品让我们意识到,西藏不只有神山圣湖,还有波诡云谲、壮丽雄奇的历史。
从立意的内容与形式来看,作品题材的选择与篇幅的把握是较为成功的。古格在西藏历史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上,在民族团结与国家领土完整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古格有着七百年的灿烂文明史,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与艺术矿藏,在西藏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主题创作至关重要的一点,首先是基调的把握。有许多作品,尽管作曲技巧高超,构思立意巧妙,但经常由于风格的选择与对应的题材不够贴切而与听众之间产生隔阂。《古格》在风格上把握了史诗性的基调与民族性特色,从而适配于民族历史的题材。
作为一首近八十分钟的交响曲,作品整体的构想一定是凸显交响性的。在大结构与写作手法上《古格》借鉴了晚期浪漫派的音乐语言。全曲五个乐章,序章与第五乐章的形式首尾呼应,其余四个乐章皆是交响曲的标准格式。序章“古格抒怀”与第一乐章“古格风云”气势雄浑,描绘王朝的动荡,我以为是最为体现创作者功底的部分。这一乐章号角性的扬抑格节奏动机起到主导动机的作用,贯穿于每一个乐章,起到统摄全曲的作用。乐章整体结构与写作方式则借鉴马勒化的写作手法,第一乐章复调段落的写法,采用对比剧烈的主题,以对位的方式写成,从而体现出古格筚路蓝缕的建立过程。
这部作品中,在不偏离交响性的同时还展现出恰当而具有特色的民族韵致。演出开始时,灯光暗下,剧场左侧响起鹰笛的清脆鸣啭,右侧传来藏族女声空灵的哼唱。吹奏鹰笛的多吉和出生居住于古格遗址脚下的原生态歌手阿佳央金,皆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身着民族服饰徐步走上舞台,这种剧场性的音乐设置让听众沉浸于原生态的音乐氛围中。

而对于民间音调,作品的创作采用了一种基本原样引用不作变形的方式呈现。作品一、四乐章皆是有着双副部的奏鸣原则乐章(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四乐章为奏鸣回旋曲式),其中第二个副部是日喀则民歌原汁原味的呈现。第一乐章中引用了萨迦民歌《你从何处来》;第四乐章的民歌是一首阿里酒歌《敬》,带有思念家乡与母亲的情绪,相传这是古格王小时听母亲唱的歌。在和声上,作品纵向回避三度叠置,突出四五度与大二度的音程关系,横向上绕开西方和声功能进行,造成一种具有金属特质的灿烂音响,这恰对应着西藏光辉神圣的意象。在乐队部分加入民族特色乐器亦可谓恰到好处,如序章伊始达玛鼓的神秘悠远、第二乐章丁夏(西藏镲)神秘的碰击声、第三乐章扎年琴在舞蹈风格的段落中充满节奏感的弹拨、序章与第五乐章首尾呼应的鹰骨笛悠远的独奏。第五乐章挽歌风格的音乐令人动容,长笛与骨笛的音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神秘的音色,如群鸟哀鸣,亦如同现代人站在古格的遗迹前感慨璀璨时代的没落。

除此以外,作品还表现出对经典作品的创造性吸收与文化上较为深层次的表达。无须讳言,如今调性音乐的创作势必会表现出对经典作品的学习。这部作品在写作的概念与技法中很好地吸收了民族乐派与新民族乐派的写作精华。比照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名作《天方夜谭》,尽管是标题音乐,这两部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给每一个段落以具体名称,从而在保留叙事框架的基础上留下遐想与幻想的空间。作品中以巴松独奏演奏民歌主题的配器构思显然也得益于此。但与此同时,《古格》的结构与主题的设置思路又是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展现出粗犷、灿烂的个性音响,其中定音鼓持续的运用给人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作品在第二乐章“多彩札不让”的中段运用了印度、尼泊尔的音乐素材,我想这是由于当时古格都城札不让是四边城市通商枢纽的缘故,也侧面反映了古格与中原和周边地区文化的交往交融与密不可分;第四乐章“岁月激荡”在音乐语言上较为现代,有大量七声调式,这个乐章描写的古格晚期已有传教士进入中国,因此在音乐语言上也有相应的风格构造。
表演维度,参与创作的指挥家石建平显然在作品的阐释上独擅胜场,8年前第一次在中央歌剧院看青年指挥培养计划,他和一众有着丰富经验的青年指挥同台上课,作为惟一从西藏地区来的指挥,他锲而不舍、谦虚好学的精神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次看他指挥,已经在准确过硬的指挥技巧之上呈现出包罗万象、大气磅礴的指挥风格,指挥中丰富的表演性皆是真诚切实的。此番乐团由西藏爱乐乐团与黑龙江省歌剧舞剧院联合组成,乐团劲健有力的声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执着于交响乐的精神更令人感动。
此次组委会专家团队中的作曲家王宁在演出隔周刊出的短评中表示:“在西藏这样的边远地区,环境、条件、交响乐市场都不尽理想,却仍然有着一批交响乐事业的耕耘者。他们一直坚持着、坚守着、坚定不移地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作品的繁简,我觉得有一些比例尚可调整。在和声上,一些地方(尤其段落衔接处)似乎可以丰富一些,配器上铜管、打击乐的比例可适当削减,同时根据配比可以调整一些中低音弦乐的弓法,而富有特色的变形乐器可以适当添加以丰富作品的色彩。结构上,最后的强结尾气势恢宏,不过却会破坏作品原本精致的“拱形结构”;作品的定位应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回望西藏历史的沧桑,弱结尾似乎更能意味深长地表现出这其中抚今追昔的况味。
厚重的历史,繁荣的今朝,西藏有太多值得文艺作品颂唱的面相,有太多的文化符码等待着我们以艺术的形式破解。希望《古格》能够不断打磨,成为叙写西藏历史文化的精品乃至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