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非遗:阿里普兰传统歌舞
普兰县位于西藏西南部、阿里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是中国、尼泊尔、印度的三国交界处,“神山”冈仁波齐、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玛旁雍错以及“鬼湖”拉昂错都坐落在这里,用雄浑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各地游人。除了有征服身心的神山圣湖,普兰还有众多瑰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个村落传承,等着我们来发现。
“果尔孜”舞
果尔孜舞有1300多年历史,舞者穿戴头盔、盔甲,手持军剑和盾牌,配合普兰特有的“噶尔”和“宣”的鼓点起舞。2011年,普兰果尔孜舞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还沿袭着传统的口口相传,在传承人旦成益西的带领下,目前西德村果尔孜队伍有19人,最大的64岁,最小的25岁。
“雅尔松吧”敬酒歌
“雅尔松吧”是阿里特有的敬酒歌,在普兰及周边县札达、噶尔、日土一带流传,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里民间称之为“雅尔松吧”或者“央子歌”。普兰流传至今的央子歌有10多种,是阿里民间庆典聚会时深受欢迎的敬酒歌。
央子歌演唱者必须穿戴盛装,端起的酒杯口点有三点酥油,寓意着敬天、敬地、敬生灵。央子歌曲内容丰富,从歌词中不仅能够反映普兰悠久的历史,还能从中感受到敬酒妇女和饮酒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
赤德“仲”舞
“仲”舞始于贤柏林寺,是普兰当地流传开的宫廷礼仪舞蹈,主要由男性传承,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2009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仲舞通常在各大节庆时进行表演,以两人或四人为一组,人数多少不影响动作和队形,其独特之处在于舞者身着盛装头顶酒壶,伴随普兰特有的“达玛鼓”和唢呐起舞,基本步伐和手势是“三步一颠”和“前推手”,每一个动作都模仿野牦牛的日常行为,以此赞美野牦牛传达人们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喜爱。
“嘎尔”舞
“嘎尔”舞跟“宣”舞一样至少1300年的历史,属于宫廷舞蹈,歌词内容内涵丰富,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不同于其他舞蹈,嘎尔舞一般只在婚礼、大型聚会有贵客到来方才表演。在普兰民间流传18种“嘎尔”舞,身穿丝绸材质袍子的男人们伴随着普兰特有的“达玛鼓”和唢呐的音乐节奏跳舞,时快时慢。在规定舞步和动作上舞者可以根据场合和音乐节奏随性发挥,即兴娱乐和表演。
“宣”舞
“宣”舞以说、唱、跳相结合,服饰精美华贵,歌曲动听悠扬,舞姿融汇了西藏民间舞蹈的精华,不同于其他藏族舞蹈的快节奏“宣”舞高贵典雅、步态稳健、曼妙优雅中蕴涵着庄严的欢快,其说唱形式则展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涵盖了藏民族礼仪、风俗、节庆等各方面的内容。
普兰宣舞作为宣舞大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兰镇下属是个村镇中皆有分布,是当地仪式庆典中重要的表演形式之一。在普兰民间有“宣舞十九类”的说法,不难看出宣舞作为一种仪式舞蹈,具有十分丰富的表演内容,现阶段以“宣舞十三类”为主。
“柴鲁”席歌
“柴鲁”藏语意为席歌,是在各种仪式庆典中当宾客全部落座后相继敬酒的仪式歌,作为阿里地区特有的民歌形式,普及度极高,在阿里地区普兰县、噶尔县、札达县、日土县等地都有分布。
每当重要的节日庆典与家庭聚会仪式上,当所有客人落座后,由其中的长辈领衔开始演唱。“柴鲁”内容丰富,在宴席的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唱词,如落座后要演唱名为“吉祥九天”的开始吉祥曲,宴席开始时要演唱“索鲁”意为宴歌,在点灯时有名为“扎西拜巴”的吉祥点灯歌。
仁贡孔雀饮酒舞
孔雀饮酒舞以孔雀饮水时美妙场景演变而得。人们在观察到孔雀饮水的这种美妙场景后,便开始了仿效孔雀的饮水动作,并将这种动作嵌入到舞蹈之中。舞蹈共分8段:孔雀摇头、肩膀、挥手、叉腰、下跪、饮酒、酒杯放回原处、孔雀舞蹈节奏加快,最终这个舞蹈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