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江西日报》:且与河山共歌舞

2024-02-26 纪委 6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月23日《江西日报》重磅推出“发现家乡”新春特辑(之一)《且与河山共歌舞》。新春佳节,该报记者行走乡土,发现家乡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凤...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月23日《江西日报》重磅推出“发现家乡”新春特辑(之一)《且与河山共歌舞》。新春佳节,该报记者行走乡土,发现家乡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凤阳唢呐、弋阳高腔、古城缩龙、宜黄禾杠舞、万载傩戏、定南瑞狮、九江炸肉丸、新建花米粿、东固擂茶、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鹰潭打铁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去发现家乡。

唢呐声中的村庄表情

唢呐声响,喜庆满场。新春佳节,高亢喜庆的唢呐声打破了村庄往日的宁静。

2月9日,农历大年三十,在分宜县凤阳镇西廊村的村民活动中心,一场热闹的生日宴会正在举办。按照习俗,孝顺的子女往往会在父母的寿宴上,请来唢呐乐队,吹吹打打,喜庆热闹一番。今天,儿女们为父母的寿宴请来了当地有名的唢呐手胡贞化和他的乐队。乐手们身披红绸,鼓着腮帮子吹起唢呐,身子随着韵律扭动,灵活的手指在管身上快速移动。声音似乎在听着“将军”的指令,在唢呐的铜碗里跳跃着、翻滚着,乐符飞满了整个房屋。宾客们被旋律感染,身子也不由得跟着一起摇摆。

一曲节奏欢快的《四子调》吹完,胡贞化又吹起了《百合鸟》。他吹着高音,另一名唢呐手配合吹低音,高音嘹亮、刚劲,低音清澈、绵柔,似鸟儿在耳旁欢声歌唱。乐队里其他三人也分工明确,各自踩着节拍,打起小锣、小钗和三星鼓。这来自乡间的传统音乐,混合着浓浓的年味,余韵悠长。

唢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演奏艺术,能够表现热烈欢腾的场面,又适于寄托哀婉缠绵的情感,颇受广大群众喜爱。春节,唢呐队伍在乡道上撒着欢,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拜年。凤阳唢呐群众基础好,流传范围广,在宜春袁州区、分宜县、万载县等周边农村盛行。西廊村也在新余市第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被冠以“唢呐之乡”的美称。2021年,西廊村民胡贞化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宜凤阳唢呐的代表性传承人。

过去的唢呐传人多出身世家,凭着吹奏技艺谋生,用吹奏表达喜怒哀乐,与宾客同喜同悲。“我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吹唢呐,这一吹便是45年。那时候看不懂乐谱,靠口耳相传,反复练习,慢慢摸索其中的技巧。”胡贞化是这个唢呐家族第四代传人。“学徒要从打小锣开始,打上两年小锣,就逐渐熟悉了唢呐的旋律。”

一曲吹完,胡贞化呷了一口茶水,润了一下喉咙,继续说。“以前,我们唢呐班子很红火,每年都要吹奏几百场。一般在9月后的农闲时节,我们就开始忙活了,不仅凤阳周边的乡村跑了个遍,还经常去万载、安福等地乡村吹唢呐。到了春节,按我们当地习俗,唢呐一响,就好热闹、响亮,大伙儿听着心里高兴。”

乐队里有个20岁的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叫黄晓南,在外读大学,趁着寒假,跟着师父走村串户,帮忙敲敲边鼓,打打小锣。“春节里,唢呐带给人们诸多欢乐,我也非常喜欢这种浓浓的年味。”黄晓南说。

过年了,在外辛苦打拼的游子纷纷回乡与亲人团聚,像归林的倦鸟,点亮了乡村的人气。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乐器把式们搬出唢呐锣鼓等家伙什,吹吹打打,唱唱跳跳,把平日里静默的山峦,吹打出喜庆的表情,弹唱出饱满的音调。

岁月流转,凤阳唢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其传承方式为家族口传身授,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和同化,它的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至今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风貌,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

在明亮的唢呐声中,忽然,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过年喽!”(邹宇波 文/图)

分宜县凤阳镇西廊村,村民围在一起看唢呐演奏。

戏窝子里品弋阳古韵

2月18日,正月初九,春风拂面。鄱阳县古县渡镇董家村的田野上,十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不远处,是大片的油菜花,黄灿灿的,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对当地戏迷而言,这几天是热闹幸福的: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的演员们送戏上门,从正月初六到初九,连演4天。

“咚咚咚……”13时30分,董家村文化活动中心,锣鼓声响起。

“好戏要开场了!”坐在第一排的79岁邻村村民黄河珠,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戏迷。儿子邹茂干怕老娘抢不到好位置,随身带着折叠椅,从3公里远的家送她来看戏,这几天场场不落。

戏台上,一出《下河东》正在上演。“忽听皇王宣,撩袍上金銮……”演员陈真饰演的呼延寿廷迈着台步过场,一开嗓,便引来观众连连掌声。“唱得好!”黄河珠和周围的戏迷们竖起了大拇指。

在赣东北的广袤农村,村民有看戏的传统,看戏水平也“在线”:生旦要有身段、唱功,丑角动作要灵活,能翻流畅的跟头……演员们要没点真功夫,在台上可镇不住场。

耍花枪、翻跟头、走位……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演员们身上的戏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自豪地说:“我们的戏在村里很受欢迎,整个正月的档期都排满了。”

古戏台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方宝地。近年来,弋阳县积极推进全县村级公共文化礼堂及古祠堂、古戏台的修缮利用,让大伙儿有个妥当的地方唱戏、看戏。

推开位于弋阳县朱坑镇西童古祠堂的大门,只见木石结构的古戏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这座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古戏台古朴大气,戏台上的绘像、雕刻,似乎在述说着弋阳腔这种古老戏曲的前世今生。

弋阳腔与江苏的昆山腔、浙江的余姚腔和海盐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弋阳腔对湘剧、川剧、秦腔等40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作为民间艺术,弋阳腔善于吸取其他戏曲的优点进行改调,“改调歌之”大大丰富了弋阳腔的剧目,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

2013年,弋阳腔剧团改制为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在杨典荣、林西怀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传帮带下,陈真、徐梦皎等年轻一代迅速成长,成为中坚力量。他们秉承“弋阳腔要发展要保护,必须回归乡土”的发展理念,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年均送戏下乡演出及农村戏曲市场演出460多场。

“戏比天大。只要台下有一位观众,我们就会好好演下去。”杨康语气坚定。

除了下乡,他们还积极走出去,交流学习技艺、拓展发展空间。近年来,弋阳腔演(奏)员先后5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这个成绩单,在省内同类院团中名列前茅。

守正创新,让古老戏种更鲜活,让弋阳腔更“出圈”。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通过引进优秀导演和编剧,推动弋阳腔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先后创排了《清贫》《祭碑出征》《方志敏》等剧目。

近些年,他们还围绕“新”字做了很多尝试。2018年,他们将弋阳腔戏曲音乐和戏曲动作融入广场舞,改编成《好一个高腔》。2019年,《好一个高腔》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省广场舞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如今,在赣东北,经常可以看到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在欢快的音乐中打扇、勾脚、踏步、甩手。

弋阳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西怀对弋阳腔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尽管已是82岁高龄,她依然坚持每周二和周四去弋阳县第二小学等学校,耐心地给孩子们传授弋阳腔形体、唱腔等方面的知识。“我这辈子只会唱戏,如果孩子们有兴趣,我就尽力教好她们。”

“旧中有新,新中有根。”600余年老戏弋阳腔,而今正以更鲜活的姿态,扎根民间,茁壮成长。( 文 余燕 田甜)

缩龙巡游万物兴

每到年节,在芦溪县芦溪镇古城村,一条蛰居的独角缩龙便要苏醒。人间热闹的烟火,催开了它的双目,它分明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这时,年逾古稀的林剑招呼着徒弟吴裕等人,奔忙着为缩龙梳妆打扮。随着竹篾翻飞,箍紧的龙身片刻间展露出刚劲的筋骨。之后,他们又量体裁衣,为它穿上崭新的龙鳞套服。献供、贴符、上香、鸣炮,一番神圣的请龙仪式之后,曾经蜷缩于岁月深处的缩龙转眼变得精神抖擞。

林剑知道,一切准备就绪,缩龙可以云游四方了。新春佳节,芦溪的乡野街巷,即是它的舞台。劲龙出,万物兴;遒龙游,万众乐。

毫无疑问,龙,是中华民族最为显著的文化图腾。中国龙,中国风,千姿百态,各有千秋。而芦溪古城独角缩龙,因其独特的文化属性,成为中国龙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据《萍乡市志》记载,古城独角缩龙源于明代,一位京城高官携缩龙制作图返乡,后来,其族人又带着图纸迁居芦溪古城。独角缩龙至今历400余年,入选了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人皆知龙有双角,而古城缩龙则以独角示人,为何?作为独角缩龙的第八代传承人,林剑解释,古城缩龙出自皇宫,代表皇帝巡游,“一角”寓意独一无二。所以,与其他舞龙不同,古城缩龙的额头上还写有一个大大的“王”字。

因其别致,古城缩龙声名鹊起。有国内知名专家来芦溪调研、论证,称该龙系融鳄、蛇、鱼、犀牛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象,属河姆渡图腾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观其形,长39米,直径0.5米,分11节,共用500公斤竹木制成,可伸可缩、进退自如。龙头重25公斤,口含宝珠,头上独角挺拔,意气风发。舞龙时,数十人手撑长棍,动作协调。同时,配锣、鼓、唢呐等7组乐队,加之鱼仔灯、引灯、散灯,全套缩龙表演最多时需要300多人,蔚为壮观。在古城缩龙一众造型中,尤以“团龙”最绝,数十个执龙之人层层叠叠如宝塔盘旋而上,龙头居其顶端,左顾右盼、颔首致意,尽显威武。龙尾则在龙头前左右摇摆、肆意张扬,得意之状溢于言表。倘若辅以茶灯照射,俯瞰之下,巨龙昂首,宛如浮于星海之上,灿烂异常。

或许是沿袭了王者之气,在人们眼中古城缩龙寓意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祈佑一方兴盛发达。正月里,林剑总要领着徒弟们走村串户,耍龙助兴。巨龙翻滚,或成一个“大”字,或成一个“之”字,俄尔挺身探首、团身吐珠、俯身缠腰、辗转自如、纵横交错,仿佛腾云驾雾,生动演绎了金龙闹海、盘龙绕柱、真龙报春、神龙归位等神姿。他们所经之处,锣鼓铿锵、鞭炮齐响,观者塞道,掌声雷动,好不热闹。

林剑是个地道的农民,是个种庄稼的好把式。自小耳濡目染,对耍龙产生了浓厚兴趣。年轻时,每到农闲,林剑就会呼朋引伴,召集一群后生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步法操练技艺。同时,为了便于实操,他还守正创新,对某些动作进行改良,使缩龙表演更有观赏性、安全性,尤其是他剔除了表演程式中的一些封建糟粕,重新赋予缩龙向上向善的意义。“古城缩龙‘闹’起来,就是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呢!”林剑摩挲着龙头,一双大手布满青筋,一脸虔诚。

与卷起裤脚种田、放下裤腿舞龙的师父林剑不同,第九代传承人吴裕现在做得更多的是宣传和推广古城缩龙。“这门技艺,是个体力活,需要硬功夫,年纪大的人玩不动,偷懒的人耍不了。要想后继有人,必须有小年轻顶上。”为此,他和师父经常去学校,挑选苗子进行跟踪培养。在吴裕看来,独角缩龙代表了一方土地的文化与历史。“龙灯在村里代代相传,我们有责任继续发扬光大。”说罢,吴裕重重地敲了一下身边的大鼓。鼓声激昂,扣人心弦。

绿尊细细供春酌,殷勤待与东风约。正月里,芦溪古城独角缩龙圆瞪双目,伴一树繁花、一盏花灯、一缕清香、一抹春风、一声祷告,作鱼龙舞。(文 刘启红)

芦溪古城独角缩龙表演。

镰刀禾杠“咯咯七”

2月14日,正月初五,天气晴好。古意悠悠的宜黄县曹山宝积寺游人如织,人们早早前来祈愿求福、踏春游玩。曹山景区张灯结彩、热闹喜庆。连日来,投壶游戏、非遗演出、舞龙、花灯花船巡演、汉服巡游等春节游园会活动纷纷“登场”。此等欢闹情景,千百年来无数次重现,却依然那么动人。

“哒哒哒、哒哒哒……嘿嘿嘿……”一场精彩的非遗表演——宜黄禾杠舞正在景区内上演。演员们身着盛装,左手持禾杠、右手拿镰刀,刀杠合着明快清丽的音乐,碰撞出有节奏的清脆声响。演员们身姿矫健、动作轻盈,打镰枪、对打、对看、跨马、摇杠等动作行云流水。他们时而碎步轻移,时而翻转腾挪,动作充满力量,阵型变换整齐划一,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乡土情怀是国人心中最柔软的情感,农耕社会虽已远去,但人们的乡愁却无时无刻不在泛起。禾杠与镰刀,这些常见的劳动工具,在演员们的举手投足间被舞得虎虎生威,渐渐勾起了游客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观看表演的游客忙不迭地拿出手机拍照,定格这些美好的瞬间。

59岁的黄年贞是这支表演队的领队,她是禾杠舞非遗传承人。表演队队员都是禾杠舞爱好者,年龄普遍在五六十岁。日常工作之余,大家会聚在一起练舞。久而久之,这支表演队就成了跳宜黄禾杠舞最专业的队伍之一。他们指导过全县诸多乡镇、社区的禾杠舞队伍,也代表宜黄前往省内外演出,获奖众多。正月初一以来,黄年贞和队友们每天都会早早来到景区,在凤凰山文化广场、卓望山森林公园等地表演。尽管熟稔于心,但每场表演他们都认真对待。

黄年贞从小爱唱歌跳舞,19岁那年,她偶然接触到禾杠舞便深深喜欢上了,至今已40年。黄年贞说:“有许多专业的舞蹈演员来跳禾杠舞,但都跳不出那种劳作氛围和乡土气息。”

禾杠舞于劳作中诞生,“见山说山,遇水说水”,音乐节奏明快,舞蹈粗犷豪放,蕴含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宜黄地处山区,从前常有猛兽出没,为了安全,农民上山砍柴习惯结伴而行。渐渐地,大家发明了一种特有的邀伴方式,按照“咯咯七咯七咯七”的节奏用镰刀敲打禾杠,吆喝同伴上山砍柴。听到信号的农民便拿起自家镰刀、禾杠加入队伍。就这样,禾杠舞伴奏中最基础的节奏诞生了。

久而久之,这种吆喝式的敲打渐渐进化为曲调,加之填词演唱,最终演变为抑扬顿挫的山歌。而敲打禾杠的过程也不断丰富,最初只是将禾杠拿在手上扛在肩上,和着山歌简单敲击,后来又有了把禾杠插在地上等不同的持禾杠动作,并用镰刀的正面、反面、刀头、刀弓、刀把等部位,和着山歌节奏用不同力度敲击、碰撞、摩擦,发出高、低、强、弱的音调变化。

成型后的禾杠舞有较固定的形式。2014年,禾杠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源于生活,最终也会回到生活。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禾杠舞,黄年贞拜80多岁的邓仙花等多位技艺精湛的禾杠舞非遗传承人为师,提升表演水平。如今,黄年贞在宜黄县老年大学传授禾杠舞。“把禾杠舞一代代传承下去,是老师们和我的心愿。”黄年贞说,每年春节,她都会带着队伍进景区、进社区表演,给大家增添年味带去欢乐,也借助这个途径更好地展示和传承禾杠舞。

为了让非遗融入群众生活,宜黄县将禾杠舞编成舞台版和普及版,舞台版观赏性强,普及版则动作简单适合推广。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传承队伍中,古老的禾杠舞,又开始进入新的“生长周期”。

每当旭日东升,又或夜幕降临,漫步于宜黄的城镇乡村、大街小巷、广场公园,都可以看到人们跳禾杠舞的身影。禾杠舞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一如当年它从生活中走来。(文/图 谢龙龙)

宜黄县曹山景区,表演队演出禾杠舞。

接傩神

开山、走地、钻圈、爬杠、团将……2月8日,万载县潭埠镇池溪村“春晚”,乡亲们像看年戏一样聚在祠堂里,感受着傩戏《大团将》的古朴,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傩,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傩的形式演变,经历了傩祭、傩舞(闭口傩、开口傩)、傩戏的发展过程,结合了祭祀、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万载县地处赣西北,是历史上有名的傩乡。万载县文广新旅局局长吴媛说,万载傩舞动作古朴粗犷,配乐完整独特,收录进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万载傩舞非遗传承人刘凤初介绍,自明代以来,万载跳傩逐渐形成“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种流派。“闭口傩”只跳傩,没有唱念,俗称“搬哑子案”。“开口傩”则唱、念、做、打皆全,以唱为主,傩戏有故事性和娱乐性。2008年6月,万载“开口傩”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傩文化的核心在于傩戏。万载傩舞动作古拙、简单,却有严格的规律和独特的表演技巧,“方、圆、扁、仄”,由此形成了万载傩舞悠闲、庄重、轻盈、洒脱、有力的风格特点。

起于乡野,活于民间。2月10日,潭埠镇池溪村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沙桥傩庙里正在表演傩舞。跳傩者身穿戏服,戴着傩面具,手持道具,通过跳跃、旋转、挥手、击鼓等一系列复杂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舞蹈动作,来演绎古老的故事。

“这些故事源自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或神话故事,寓教于乐。”万载县文化馆馆长刘胜财如是说。傩舞的表演往往在农历新年或其他重要节日举行,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春“接傩神”,是万载县一项传统民俗活动,通常包括开傩、出傩、接傩、跳傩、收傩。

丁冬生,池溪村74岁的村民,万载傩舞非遗传承人。他介绍,在除夕前,被请出去的傩面具,会被重新迎回傩神庙,正月初一,村民们会聚集在傩神庙,举行隆重的出傩仪式。

出傩又称“出案”。正月初一跳傩,队员穿戴整齐,早早来到傩庙。案东点燃蜡烛,鸣铳三响,擂鼓三通,全体队员立于香案两侧,案东将傩神请进轿中开始出傩。

春节期间,池溪傩队会抬着傩神像或面具巡游村庄。傩队经过的屋场,村民会出屋燃放鞭炮,迎接傩神,祈福新的一年里家宅平安、五谷丰登。到了接案(接傩神)的人家,傩首念《下马咒》,毕恭毕敬地请出傩神到厅堂,享受接案人家敬奉的水果、鱼等物品。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有人家接傩神祈福。”丁冬生说,池溪傩队在元宵节后收傩,一些傩面具则被各家各户和当地企业请去。

万载傩舞是赣西北的民间艺术瑰宝。1990年,万载傩舞的27幅照片,由省摄影家协会汇入“风光风情纪实摄影作品”,送往美国纽约、洛杉矶参展。此外,众多日本汉学家多次来万载考察,把对万载傩舞的考察与研究写进著作中,促进了世界对万载傩舞的了解。

吴媛介绍,2005年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期间,万载傩舞获得“民间艺术表演优秀表演奖”“江西傩文化展金奖”和“中外傩艺术展演银奖”。

2007年11月和2008年1月,万载傩舞先后到张家港、福州、山东等地参加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引起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刘凤初表示,潭埠镇池溪村沙桥傩队是万载县目前传承得最好、最活跃的傩队。他们常年活跃在乡里,老中青相结合,节目精彩,尤其是新春“接傩神”很受百姓欢迎。

如何擦亮家乡的艺术瑰宝?万载县持续推动傩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万载古城常态化展演万载傩舞,使其成为游客们“打卡”的网红节目;通过“非遗进校园”,培养青少年对傩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地传承发展傩文化,让傩舞后继有人。(文 邹海斌)

万载傩舞

定南瑞狮正青春

瑞狮威风凛凛,踩着鼓点起舞,或翻滚,或跳跃,或嬉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把节奏感和韵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2月12日,正月初三,在定南县历市镇修建村的明远第围,古老的围屋前,一场定南瑞狮“闹”新春的文化盛宴在此上演。瑞狮腾、扑、闪、挪之间,仿佛有一股力量穿越时空,引得围观群众沉醉其中,连连鼓掌叫好。

定南瑞狮是当地很受欢迎的一项民俗表演活动。“瑞狮伴随客家先民的南迁来到定南,历史悠久。每逢佳节,舞瑞狮送吉祥成为当地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表演。”定南瑞狮传承人黄爽秋介绍。

定南瑞狮俗称“彩狮”,已有800多年历史,一直以舞蹈形式活跃于民间。每逢年节、喜庆时日,定南家家户户盼望着瑞狮登门送瑞纳祥。瑞狮登门为“瑞气盈门”,寓意消除邪恶,迎来风调雨顺、满门吉庆。

定南瑞狮在保留客家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北狮翻、滚、跳跃、擦痒等表演精髓,融合南狮跃、扑、扎等动作。功夫老练的舞狮手舞起狮来,动静分明、刚柔相济、形神俱备、栩栩如生。“尤其是瑞狮狮头,内涵丰富。三横一竖,形成王字,寓意着王者之风、百兽之王。额头前凸寓意聪明透顶,狮眼有神,狮态雄威,鼻如悬胆。狮头转过来,上面是龙凤呈祥,下面是莲花宝座。而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是,狮头上的八仙寓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激励我们客家人积极进取。”黄爽秋说。

在多方推动下,定南瑞狮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随着舞狮表演的锣鼓声响起,全场氛围变得热烈喜庆。观众不论老少,都能在这共同的文化记忆中找到共鸣。

据了解,2008年5月,定南瑞狮入选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定南瑞狮作为赣南客家舞狮艺术的典范,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表演。

在定南,每次舞狮表演,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如今,定南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每当节假日或文化节庆活动,定南都会举办瑞狮表演,同时,创新性地将其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如通过组织舞狮比赛、舞狮工作坊等,为游客提供多元的体验瑞狮文化的机会。

“作为‘00后’传承人,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瑞狮、喜欢瑞狮,让这份宝贵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定南瑞狮队队长张荣科是定南瑞狮最年轻的传承人,学习瑞狮表演5年多,他对瑞狮文化的追索孜孜不倦,功力在一次次练习和演出中愈发精进。2019年,张荣科随队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表演。“将定南瑞狮一直演下去,这是我身为客家人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随着当地对客家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挖掘、整理和保护定南瑞狮。2019年,定南县在定南中专设立了“省级定南瑞狮传承基地”,定南瑞狮的“接力棒”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中传递。古老的定南瑞狮正青春。(文 刘美春)

定南县,瑞狮“闹”新春。詹继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