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巡礼(上)

2024-03-04 纪委 41
  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杂志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3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3月1日评选出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宜阳县苏羊遗址、...

  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杂志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3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3月1日评选出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宜阳县苏羊遗址、永城市王庄遗址、新野县凤凰山遗址、太康县刘庄遗址、安阳殷都区洹北商城遗址、濮阳华龙区干城遗址、汉魏洛阳城宫城遗址、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将军冢遗址、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香山寺遗址、邓州市邓州古城遗址等10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



  宜阳县苏羊遗址

  发掘单位: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任广

  河南省宜阳县苏羊遗址位于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西部、下村南部,遗址面积约630000平方米。依托“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自2021年开始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连续三年对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仰韶早期、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龙山时期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基本厘清了遗址各个时期的聚落分布范围。

  仰韶早期环壕聚落位于遗址北部,整个聚落周围有人工环壕围绕,环壕外西南部有墓葬区,发现有仰韶早期的土坑墓、瓮棺葬、多人二次埋葬坑等遗迹。

  仰韶中期聚落在早期聚落基础上向东南部扩展。F44和F47为两座大型半地穴房址,为举行公共活动的礼仪性建筑。F4及周边房址为地面式连间,墙体为木骨泥墙,地面和墙面经过细致加工,体现了仰韶时期建筑的水平。

  仰韶晚期聚落范围向南扩张,主要发现有墙垣、房址、灰坑等。墙垣现存基槽部分,呈东西向,内有密集排列的柱洞。灰坑中出土大量屈家岭文化风格陶器。

  龙山时期聚落同仰韶晚期分布范围大体一致,主要发现有墓葬、房址、灰坑等。墓葬为竖穴土坑墓,少数随葬玉石钺和石器。

  出土遗物包括陶、石、玉、骨和动植物等遗存。陶器器形有尖底瓶、平底瓶、簋、鼎、瓮和陶铃等;骨器有锥、簪、镞、针和镖等;玉石器有石斧、石钺、兽首石雕、玉钺和玉璧等。

  苏羊遗址的发掘深化了河洛地区文明进程的研究,也集中体现了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遗址文化序列发展连续稳定,文化谱系一脉相承,且含有屈家岭、红山等诸多文化因素,为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提供了新的材料,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绵延不断的重要见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永城市王庄遗址

  发掘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朱光华

  河南省永城王庄遗址位于商丘市永城市苗桥镇曹楼村,2023年4月~12月,由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研究所和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王庄遗址展开系统勘探和考古发掘。勘探结果显示,遗址核心区发现一座环壕遗迹,平面呈圆角长方形,总面积80000平方米。

  2023年度,王庄遗址发掘总面积为350平方米,发掘区包括村南(Ⅲ区)、村中(Ⅳ区)两部分。在Ⅲ区,目前发现并清理了东周墓、宋墓、灰坑和灰沟。东周墓皆为小型长方竖穴土坑墓,宋墓的墓室系用板瓦垒筑而成。在Ⅳ区,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集中分布的大汶口文化墓地。墓葬皆为东西向,其中M3为三人合葬墓,随葬有玉、石器,包括玉瑗、玉镯、玉坠、绿松石饰以及成组石圭等;M6的墓主头骨附近随葬一组面饰,由玉器或绿松石片组成;M8随葬了大量陶器。

  王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年代总体与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晚相当。该遗址发现环壕及大型墓葬,出土丰富的玉器、绿松石、石圭等,可见聚落等级较高。此外,大汶口文化墓葬具有丰富的礼制内涵,等级分化明显,葬俗独特,墓葬间存在多组“有意打破”现象,这些相互打破的墓葬均具有“墓室高度重合、墓主上下距离贴近、随葬品堆放无清晰界限”等典型特征。此外,该遗址的遗存属于大汶口文化系统,融合了多种文化因素,但又具有地方特色,对于研究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野县凤凰山遗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梁法伟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凤凰山遗址位于南阳市新野县歪子镇寺门村村北。2023年3月~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凤凰山遗址被占压部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现的遗存主体年代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另有少量仰韶文化、晚商及汉代遗存。

  先秦时期墓葬可分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晚商文化三个时期。其中石家河文化墓群一处,共21座。墓葬大小相近,极个别有腰坑。随葬1至10件陶器,器物组合以大口罐、长颈壶、小壶、小罐为主。另有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瓮棺31座。殷墟一期墓葬成组分布,随葬有陶鬲、铜戣。陶鬲皆打碎后入葬,铜戣仅存内或援上部。新石器时期房址17座,分为排房类建筑和仓廪类建筑两种。排房类建筑墙体结构多为木骨泥墙,附属设施有灶、火塘。新石器时期仓廪类建筑平面呈环状,圆环直径1~9.5米。新石器时期大型壕沟1条,与遗址东部古河道相连,是遗址的水利设施,在部分时期也兼具防御功能。

  出土遗物分为陶、铜铁、玉石、骨角等不同质地。器类有罐、鼎、盖、杯、壶、鬲、戣、璜、镞、凿、锛和笄等。

  本次发掘突破了对该遗址聚落布局的认识,为完善南阳盆地史前文化序列,促进南阳盆地文明化进程研究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殷墟一期遗存的发现在南阳盆地尚属首次,为讨论晚商文化在南阳盆地的文化分布、道路交通、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太康县刘庄遗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口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周口市文物勘探队

  发掘领队:韩严振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刘庄遗址位于周口市太康县张集镇刘庄村。2023年9月~10月,为配合“引江济淮”项目工程基本建设,周口市文物勘探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勘探,结果显示刘庄遗址是一处高出周边地面的新石器至元明的遗址,遗址总面积约80000平方米,其中核心区为一堌堆形高台地。2023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周口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周口市文物勘探队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在发掘的遗迹中,5座瓮棺葬、4座灰坑、1条灰沟、2段夯土墙和1座房基为龙山晚期,其他皆为东周、汉代以后的遗存。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即龙山时期的遗存,其中重要的遗迹有:

  夯土墙:在遗迹的南部和东部发现2段夯土墙,呈东西向分布。勘探后发现夯土城墙对早期勘探出的遗址核心区进行了合围,合围形状为近方形,同时在城墙外围发现城壕遗迹。

  房基遗迹:目前仅揭露1座房基,编号为F2,由两段东西向的墙基,两段南北向的墙,以及墙体倒塌堆积组成。

  出土的典型遗物有龙山时期的灰陶器、商周时期的卜骨、鬲足,夹杂蚌粉,陶器器形多见器盖、深腹罐、小口高领壶、甗、刻槽盆、豆和碗等,纹饰多为篮纹、方格纹、菱形方格纹、绳纹和刻画纹等。

  刘庄遗址中夯土城墙的封闭性、城壕的发现以及多层房屋堆积的揭露,对于研究刘庄遗址与时庄遗址的关系,豫东地区龙山晚期的小型城址的发展、城市网、找寻豫东地区龙山大型城址及夏文化均具有重大意义。



  安阳市殷都区洹北商城遗址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何毓灵 王迪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洹北商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安阳市西北部。洹北商城遗址郭城东南角,位于安阳市西北部,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内。2023年4~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洹北商城郭城东南角进行试掘,获得洹北商城郭城的“城墙基槽”应为城壕的重要证据,并发现了殷墟三期大型祭祀沟遗存。

  东南角城壕被后期的G1、G3、G4打破,城壕的东部在G1之下尚有一点残存。此外,G3打破L2及城壕。L2开口于L1下,为一条叠压于城壕之上,并与城壕走向一致的道路。L2的形成时间大致为洹北商城城壕废弃的年代至殷墟三期之间,这一地层关系为判断洹北商城城壕的性质提供了佐证。

  祭祀沟,编号G3,被道路L1叠压,打破G4与城壕。根据钻探,仍有向南、北延伸的趋势。根据地层关系、陶器及碳14测年综合判断,G3年代为殷墟三期。祭祀沟内堆积可分为3层,3层堆积呈水平状,3层内放置有完整人骨和肢解人骨、马骨、猪骨、牛骨等,其中部分骨骼或周边有烧过的痕迹。整体趋势呈完整人骨-肢解马骨、牛头、猪骨-完整人骨-肢解马骨等的一个分布态势,根据分布态势大体可划分为五区。

  此次发掘为洹北商城的“城墙基槽”应为“城壕”的推测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发掘的G3祭祀遗存的形式、种类、规模、数量与祭祀方式皆为此前殷墟发掘所未见,丰富了殷墟时期的祭祀方式,也为理解洹北—殷墟城市布局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资料。

  (张体义/文)

责任编辑: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