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旅游培训班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陕西作交流发言
7月23日至27日,全国乡村旅游培训班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培训期间,全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昆明市西山区百草村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浩出席座谈会并致辞,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司长单钢新主持会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8家单位代表交流发言。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代表、乡村旅游集聚县域代表、行业专家代表、乡村旅游质量提升行动参与机构代表参加座谈会。培训期间与会代表先后在西山区百草村、晋宁区小渔村实地考察学习。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晓燕以《“三秦四季 和美乡村” 相约乡村新生活》为题,介绍了陕西在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近年来,陕西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七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有力指导下,聚焦文旅赋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强化顶层设计、文化引领、旅游带动、艺术赋能、综合保障,结合“三秦四季”品牌宣传,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谱写了乡村振兴旅游新篇章。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陕西省在强化政策引领、示范推广、人才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建立了党委重视、政府统筹、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新格局。连续举办16届陕西乡村旅游展,创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示范村429个,35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科研资源,成立省级乡村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二是弘扬文化优势,塑造乡村旅游品牌新形象。陕西省立足激活优秀乡土文化、用活红色革命文化、盘活特色非遗文化,深度挖掘和有效盘活乡土文化资源,成功打造了以袁家村为代表的关中民俗文化、以青木川为代表的古镇古村文化、以赤牛坬为代表的陕北黄土文化、以华阴老腔为代表的非遗项目、以照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特色品牌。全省共建成示范性社区博物馆66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示范镇29个,省级非遗工坊86家,推动“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小工坊”成为“大产业”。三是坚持业态创新,绘就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画卷。陕西省聚焦全域协同发展、多元业态融合、特色品牌带动,切实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让美丽乡村兑现体验经济、生态经济和美丽经济。柞水县朱家湾村入选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石泉县先后创建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各5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培育扶持特色民宿55户,催生旅游商品生产基地21家。
下一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乡村旅游精品化和品牌化发展为重点,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主目标,安排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旅游产业链建设,大力开展“三秦四季 和美乡村”陕西省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十大行动,助力全省“千村示范 万村提升”工程实施,持续推动陕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