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内容页

文章详情

踔厉奋发作示范 凝心聚力勇争先——江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3-05-13 纪委 261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书院文化、陶瓷文化、革命文化等璀璨争辉。江西省博物馆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在革命战争年代,江...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书院文化、陶瓷文化、革命文化等璀璨争辉。

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在革命战争年代,江西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中肩负重要责任、具有独特优势。这十年,是江西文物事业投入最多、发展最快、成果最大的时期,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呈现出持续向上、向好态势。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文物保护意识持续增强,江西的文物保护氛围越来越“浓”。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专门听取文物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政策,全方位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物保护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文化强省建设发展大局,文物保护与安全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和文明城市测评负面清单。省人大常委会支持出台系列地方性文物法规并开展执法检查,省政协多次聚焦文物保护利用专题调研协商。文物部门与发改、财政、人社、教育、自然资源、统战、党史、司法、交通、退役军人事务、市场监管、民族宗教、海关、公安、消防、气象等部门强化统筹协作、加强政策供给,文物保护逐步实现由单个部门、单一力量向多个部门、多种力量共同推进转变。“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部门文物保护责任意识持续增强。

“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宣传推广活动

——革命文物焕发新光彩,江西的文物事业发展越来越“红”。江西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现有革命遗址296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36万件、红色标语1万余条,革命博物馆、纪念馆65家,红色景区50余个。江西以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打造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出台红色教育培训省级标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成为全国标杆。同时,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加快建设,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东方欲晓”红色主题乐园、“那年八一”红色沉浸式体验项目引领潮流。江西每年还推出150余个革命主题展览;210个省级红色名村迈上了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展现出江西“正青春”的勃勃生机。

红色主题展

——考古发掘成果丰硕,江西的金色名片擦得越来越“亮”。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江西十年来共开展考古发掘118项、调查勘探270项,出版报告专著26本,发表简报论文140篇,举办全国性论坛活动10余次,先后有4个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3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5个考古发掘项目分别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囊括考古领域所有奖项。安义舒家垄遗址将江西人类史上溯至50万年前,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陶器和栽培稻植硅石。我省率先建设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5处(共8个点)大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5处大遗址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或立项名单,公布5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考古现场

——陈展和社教活动精彩纷呈,江西的博物馆越来越“热”。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有新活力,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投资8亿元的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开放,获评“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成为江西文化新地标。我省基本实现博物馆公共服务一县一馆,以省级博物馆为龙头、市县级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196家,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61家。我省每年推出陈列展览1200余个,开展社会教育活动6000余次,免费接待观众3000余万人次。江西共有9个博物馆陈列展览获“全国十大陈展精品奖”;公布全省博物馆融合发展示范单位37家、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或优秀案例20个,38家博物馆成为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建成中部首个省级馆藏文物大数据平台“博物江西”,全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直播大赛创全国先河,“博物馆+全媒体”持续升温,新媒体传播发展有声有色。

“赣地宝藏”展览

——文物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江西的文物保护利用越来越“活”。江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物保护科技支撑,把发展云展览、云讲解、云传播和数字文创产品等“文物+互联网”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新技术运用,让陈列展览“活”起来;不断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拯救老屋行动”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古建筑抢救性维修保护利用“金溪模式”,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以及非国有博物馆、民间文物收藏队伍稳步壮大,社会各界自愿捐赠文物、社会资本捐助文物修缮明显增多;依托全省数量众多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等文化遗产资源,着力提升旅游景区品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物热”持续升温,公众考古、文物类短视频火爆“出圈”,文物宣传传播广受欢迎,人民群众关注文物保护的热情持续高涨。

红色文创产品

——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成效显现,江西的文物工作基础越来越“实”。江西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在全省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江西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初显成效。江西先后在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加强土地储备考古前置、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加强文物安全等方面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增第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和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4处,完成新增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新增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新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传统村落413个、省级传统村落348个;实施婺源、浮梁等中国传统村落文物集中成片整体保护利用项目等。

寻·虎——小鸟虎儿童主题展

——文物保护资金和人才保障稳步加强,江西的文物事业发展动能越来越“强”。江西高效承接和优化文保项目审批及文保工程资质管理,共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超38亿元,实施文物保护项目近2000个;省级基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增长125%,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文博单位运行经费大幅增加;启动“文博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高层次文博人才和紧缺技能人才提升工程,创新开展“名师带徒”计划;在全国率先于省文物局增设革命文物处;积极落实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要求,4个省直文物事业单位机构队伍得到显著加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实现翻番,有3个设区市32个县级文旅部门加挂文物局牌子,13个县(市、区)新设或加挂文物保护和考古机构牌子,共增加文物行政编制11名、事业编制145名,基层文物机构编制保障得到加强。

打击文物犯罪

——文物安全高压态势持续保持,江西的文物安全底线兜得越来越“牢”。通过狠抓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段的文物安全,江西开展全省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文物汛期防灾减灾、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全省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全覆盖,不断加强文物安全责任落实,保持全省文物安全形势整体平稳。3个文物行政执法案件被国家文物局评为指导性案例和优秀案卷。江西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250余项,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文物安全监管平台,提升文物安全监管数字化水平;建立文物部门与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协作机制,会同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发布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通告,持续保持高压态势。3家文博单位被国家文物局指定为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配合鉴定240起以上,鉴定文物1万件以上,其中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7件,为涉案文物认定、鉴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年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下一步,我省将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结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部署的目标任务,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着力深刻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在结合具体工作实践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在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上下功夫;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在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上下功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提升文物和考古研究阐释能力上下功夫;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推进文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上下功夫……为推进江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