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陈复》花城热演: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岭南文化
花城三月,红棉灼灼。话剧《陈复》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重点剧目,掀起了一股红色观演热潮。3月25日下午,话剧《陈复》第三轮公演盛大启幕,广东艺术剧院座无虚席。此前,在陈复红色文化街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戏剧快闪作为公演前奏,演员拉着黄包车穿梭街巷,重现陈复以笔为刃的峥嵘岁月,吸引了众多街坊和孩子们参与互动。
话剧《陈复》从最初20分钟的短剧《哭子复》,历经匠心打磨,蜕变为如今的五幕年代大戏。主创团队不断挖掘史料,走访广州艺术博物院、陈树人纪念馆等地汲取创作灵感,深剖人物动机,扩充“父子论画”“谍战追击”等桥段,让角色更加立体丰满。叙事上,围绕革命父子情,聚焦陈复与父亲陈树人的思想碰撞,将陈复人生中的三次重要抉择串联成命运交响曲。舞台设计更是独具匠心,以“岭南画派”虚实相生的美学为核心,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陈树人名作融入其中。《岭南春色》里的木棉树随剧情生长,《秋枝群雀》的雀群投影暗喻陈复的勇气和决心。当陈复高呼“赤旗终将换日月”英勇就义时,屏幕上血迹与木棉花瓣交融,视觉冲击震撼人心。
陈复与父亲陈树人的对弈戏份是全剧高能场面。一位是辛亥革命元老,一位是共产党骨干,信仰分歧与血脉牵绊,在舞台上产生惊人的戏剧张力。四场父子戏层层递进,从陈复5岁时受到父亲的启发,到23岁时父亲的营救,再到25岁时陈复坚定选择革命道路,直至父亲听闻儿子牺牲后的悲痛,展现了革命时期的中国式父子关系,“志在复兴”的殊途同归成为全剧“泪点炸弹”。
话剧《陈复》将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美学精髓融入戏剧语言。陈树人酷爱以木棉入画,话剧《陈复》将其木棉画代表作《岭南春色》搬上舞台,画中寄语、以画论志,增添美术底蕴。舞台细节也充满“广府密码”,满洲窗、“飞机榄”、粤剧粤曲等,编织出浓厚烟火气的岭南生活画卷。
话剧《陈复》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是广州“红棉剧说”文化品牌的孵化之作。自去年推出以来,话剧《陈复》系列(红色短剧+戏剧快闪+舞台大戏)已在广州演出超30场,吸引众多观众“二刷”“三刷”,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岭南文化的生动载体,用“岭南风骨”铸就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红色诗篇。该剧将于4月14日至18日开启第四轮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