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有关情况
发布人: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 王廷琦先生
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山东博物馆馆长 郑同修先生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考古处处长 兰玉富先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 孙波先生
主持人:
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 王守功先生
2022年考古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2022年,全省考古工作者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奋力拼搏,开拓创新,考古事业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概括起来,有四大工作亮点:
第一,考古机构队伍不断壮大。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分设为文物古迹处、考古处,并为厅直属4个文博单位增加编制103个,为9个文物重点市各下沉编制3个,为20个文物重点县各下沉编制4个,要求有关市县相应配套增加。各市文旅局积极争取当地编办支持,烟台市文旅局率先设立了考古科,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改建为考古研究院并增加编制,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市成立了市级考古专业机构。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组织部等6部门印发《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省厅印发《山东省青年文博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对引进或取得资格的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去年我省有6人获得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资格。开展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山东成为国家文物局初步确定的10个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省份之一。
第二,“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一是考古项目成果丰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5阶段课题项目、“考古中国”项目扎实推进,滕州岗上遗址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入选累计达到20次、项目23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表示祝贺。组织实施的跋山遗址、临淄赵家徐姚遗址、临淄区南马坊战国大墓、济南元代张荣家族墓地等4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2项初评名单。其中,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济南元代张荣家族墓地两个项目进入22项终评名单。章丘焦家遗址、临淄稷下学宫遗址等也取得重要发现。还组织完成了“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及2项陆地涉水文化遗产调查项目。二是考古研究取得新成果。各考古机构加大资料整理研究力度,出版了《海岱考古十四辑》《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文物保护卷》等10余部考古报告和专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年轻业务骨干在《南方文物》刊发10篇研究论文。开展线下、线上学术交流,举办“考古中国”考古研究项目推进会、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会员会议暨环渤海水下考古论坛、山东石窟寺考古与保护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省际间考古机构合作与交流。三是考古科研基地和工作站建设取得新进展。山东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启用,省考古院、水下考古中心、修复中心进驻,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陆续建成使用。北京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临淄区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投入使用,依托基地成功举办了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田野考古实践培训班。鲁中南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建设获省发改委批复立项,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茌平工作站、省水下考古中心烟台工作站挂牌。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山东分库)在淄博市临淄区建立并挂牌。
第三,考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持续彰显。一是全省16市全部出台“先考古、后出让”实施意见。全省文物工作会议要求各地抓紧推进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到去年底,全省16市印发了“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的实施意见。二是国有建设用地区域性文物影响评估扎实推进。组织考古专业机构实施淄博市经济开发区、沂源县经济开发区、济宁市兖州区颜店新城等3项国有建设用地区域性文物评估工作。淄博市沂源县高质量完成经济开发区国有建设用地区域性文物影响评估项目,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考古成果转化利用成效显著。组织开展国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公布19家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其中6家正式挂牌。各考古发掘工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众考古活动,去年累计举办70多场次。加大考古宣传力度,中国文物报以《新时代,山东擦亮“海岱考古”品牌》为题,两联版刊发十八大以来山东考古成就;省厅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文史探索类节目《文物里的山东》分10期在山东电视文旅频道播出;大型考古纪录片《城子崖》分三期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播出;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实施“海岱考古大家谈”口述历史栏目;利用网络新媒体及时推介考古工作新成果。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全面展现了山东考古成就,凝聚起具有海岱气派的山东考古精神。
2023年,着力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推动全省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家文物局今年将在山东省召开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以此为契机,全力做好2023年山东考古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主动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充分发挥考古工作“印证历史、传承文明、促进发展、服务大众”的重要作用,创新实干,奋发有为,筹办好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为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增强文化自信为使命,在考古研究上持续发力。扎实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课题研究,有序开展重大考古发掘项目、重要涉水考古调查和海丝申遗点发掘项目,力争取得重大考古发现和突破性科研成果。
第二,强化服务大局理念,在工程建设考古上持续发力。省级层面将出台《山东省工程建设考古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工程建设考古管理工作,指导各市推进“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全面落地见效。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和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尤其是省级考古专业机构,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化公园、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做好大型重点基本建设工程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
第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在提升考古社会影响力上持续发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着力让文物活起来。抓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组织开展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评定工作,到2025年实现20个省级以上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开放。
继续组织实施“海岱考古大家谈”口述历史项目;依托丰厚文物考古资源,培育打造文化遗产旅游精品线路。加强考古宣传,充分利用展览、讲座、多媒体、自媒体等多种途径和各类媒体平台,宣传考古成果和新时代考古精神,把文物考古工作的好声音传播出去,把文物考古资源的时代价值弘扬出去,让文物“破圈出圈”,让遗产“开口说话”。
第四,加强考古能力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强化考古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围绕强化考古能力、深化考古研究、创新考古科技、加快成果应用等方面,重点实施山东考古博物馆、鲁中南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加快科技考古实验室建设。争取今年下半年完成《海岱考古》期刊创刊工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要继续统盘考虑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开设工作站或研究室,发挥“传、帮、带”作用,分片帮扶、对口支援各有关地市,开展工程建设考古、考古业务指导和专业人员培训。
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获奖名单
1、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2、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
3、临淄区南马坊战国大墓
4、济南元代张荣家族墓地
5、山东威海“靖远”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
项目简介
2022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项目简介(5个项目):
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临淄赵家徐姚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路以南,庄岳路以东。遗址北距齐国故城遗址约5千米,东北距后李遗址约4.2千米,南距淄河约1.2千米。属泰沂山系北麓的山前倾斜平原。
此次发掘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在发掘区西侧K21第⑩层发现了大量的旧新过渡阶段遗存。遗址核心区域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平面近圆形,遗址两侧有水流活动冲刷形成的浅沟。总计出土遗物1000余件,火塘3处。出土遗物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其中陶片标本200余件,包括可复原陶器2件。陶片均为夹炭红陶,可辨部位有口沿、腹部、圜底,初步判断器型为圜底盆。其中口沿21件,分为方唇、圆唇、花边三种,近底陶片14件,穿孔陶片5件。另见有陶塑100余件,质地细腻,形状各异,塑形随意;经过烧制,但火候一般。骨骼标本500余件,以环颈雉鸟类和鹿类为主。蚌壳制品25件,其中穿孔蚌器1件。石制品70余件,石料以石灰岩为主,多为权宜性工具。
遗址距今1.32万年左右,年代框架明确,所处节点关键,正处于晚更新世晚期末次冰期气候频繁波动时期,为建立鲁北地区这一时期的地层编年体系及当时古环境的复原提供重要依据。该遗址发现的早期陶片是中国北方地区出土陶器年代最早的遗址之一,也是东亚地区出土早期陶片数量最多的遗址。同时该遗址出土的夹炭陶反应出该遗址是中国早期制陶工艺最为成熟的遗址之一,对研究中国早期陶器起源影响深远。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为认识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此外,遗址保存相对完整,性质明确,对认识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生业模式有重要的意义,对华北地区旧新过渡研究影响深远。
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
三埠李家遗址位于平度新河镇三埠李家村东北方向,坐落于一处低矮丘陵的北麓,临靠淄阳河。2021年7月-2023年1月,为配合新建潍烟高铁平度站修建和206国道改建工作,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平度市博物馆对施工范围内占压的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发现了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从商末周初到延续到战国晚期的文化遗存,该遗址的发掘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发现一处规模大、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的商末周初至春秋时期聚落。聚落中发现有房址、墓葬、殉牲坑等遗迹单元。陶器有典型中原商周文化的灰陶绳纹鬲、簋和当地土著风格的素面鬲两种风格并存,早期遗存带有珍珠门文化色彩。
2.首次发现鲁东地区西周早期聚落中的骨器加工作坊。发现了一些规模较小的、带圆形柱洞的骨器加工作坊,并集中出土154件/套骨角质文物和骨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骨料,作坊内还发现了西周时期的“三联钻”卜骨。
3.集中发现了一批埋葬于灰坑中的人类骸骨,从灰坑葬中发现的摆放整齐的难产母女以及有简单随葬品的案例来看,灰坑葬可能是该地区西周时期聚落中非正常死亡人群遗体进行处理的特殊方式。
4.发现功能区分布清晰的齐国聚落遗存。聚落遗存由围壕、窖藏坑等功能区构成。围壕呈东北-西南方向,方形,南北直线距离约160米。围壕的东侧发现数量较多的窖藏坑,并于附近发现战国时期齐国陶量一组。窖藏坑东侧分布有一处战国墓葬群。
5.发现特殊丧葬习俗的战国墓葬区。墓群中集中在棺椁二层台上或墓圹东南角填土出现随葬祭祀死者的陶盆、陶罐组合和猪头骨的现象,陶盆底部中常能见到兽骨、鱼骨。这种呈规制、批量出现的特殊案例,在山东地区的战国墓葬群中尚属首次发现。葬式主要为仰身直肢葬,也有少量的下肢屈曲严重的蹲踞式屈肢葬。
6.发现带地名戳印的战国陶量。战国遗址中发现整套陶量,包括带把陶量6件、无把陶量1件、陶区1件。其中一件陶量戳印地名“戴丘”,为首次考古发现。
三埠李家遗址对于研究胶东地区齐鲁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等诸多课题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临淄区南马坊战国大墓
南马坊大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千米。2022年2月至1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墓及其附属的两座大型车马坑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重要考古发现。
南马坊大墓平面形状呈“甲”字形,由墓道、墓室、椁室、陪葬坑等部分构成,现存墓口南北长约33.6米,东西宽约33.2米,总面积1300余平方米。墓室四壁由宽约3.3-4.2米的夯土构筑,首次发现了加固墓壁的生土垛子,壁面经反复修整涂抹,大面积铺挂苇席,并环饰彩绘墙帷,体现了“大象其生以送其死”的丧葬观念,深化了对齐国墓葬建造过程和装饰艺术的认识。在墓室填土中清理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帷帐以及大量安装木柲的青铜兵器和工具,为研究齐国的丧葬仪节、建筑形态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在南马坊大墓北部和东部约25米处各发现一座长方形大型车马坑。其中一号车马坑东西长56米,南北宽4.1米,目前已清理车4辆,马10匹;二号车马坑南北残长24.5米,东西宽4.2米,共清理车7辆,马16匹。这是目前山东地区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车马坑,在全国范围内亦属罕见。
临淄南马坊大墓规模宏大、精心设计、建造考究、装饰华美,是目前山东地区正式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征,结合C14测年结果,南马坊大墓的年代约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正处在“田氏代齐”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时期,其墓主身份为不低于上卿一级的齐国高级贵族,对研究东周时期齐国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变迁具有重大意义。
济南元代张荣家族墓地
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位于历城区章灵丘村北部,2021年10月~2022年9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发掘。初步判断相关墓葬32座,形制有砖雕壁画墓5座、石室墓9座、土洞墓18座,出土各类陶、瓷器及陶俑500余件(组),其中官窑瓷器和青花瓷共计40余件。另外,还发现石碑、石翁仲、石羊等石刻文物100余件。
墓地北起第一排的张荣墓(M83)为砖雕壁画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由墓道、前门楼、前室、后门楼、中室、后室及5个侧室组成,通长34.2、最宽15.1米。第二排6座推测为其一至六子的墓葬。墓地还至少包含至其玄孙的墓葬。
张荣为汉人世侯,被追封济南王,《元史》、《新元史》有列传。有七子、四十孙,子孙多居官位,部分官职较高,个别被追封为齐郡公等高级爵位。
张荣家族墓地是山东迄今发现的级别最高、陵园附属物最多、一次性出土文字资料最丰富的元代墓地。意义重大:
1.张荣墓是目前全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元代墓葬,其前后双门楼、八墓室的结构为国内元代墓葬首次发现。其后门楼和M79门楼墨书“堂号”的斗形匾亦极为罕见。
2.发现一些重要遗迹现象:M49、M50在墓道中设置壁龛,尤其M49壁龛内埋葬人骨的现象在山东元墓中首次发现,全国亦为罕见;还发现有明堂遗迹。
3.发现的石碑等陵园构件为研究元代陵园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碑刻铭文可与《元史》等文献相互勘证、补史之阙,为研究元代汉人任用制度、职官制度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4.墓地明显经过规划,对研究元代汉人、尤其是王侯家族的墓地选择及布局、墓葬形制选择、随葬器物、墓上设施等墓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以张荣为代表的汉人世侯家族的兴衰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
5.丰富的壁画内容和陶俑等随葬品形象展示了多民族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6.出土瓷器种类繁多,含钧窑、龙泉、磁州、景德镇等多个窑系,对南宋和元代瓷器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元代丧葬用瓷和贸易交流提供了新材料。其中元青花是济南首次发掘出土。
山东威海“靖远”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
威海是甲午战争终战之地,为探明威海湾甲午沉舰现况,2022年8~10月下旬,省水下考古中心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威海地方文博机构开展了“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本年度完成抽沙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其中在沉舰舯部布设10×20米的探沟1条(编号TG1),船艏和艉部各布设10×10米探沟(编号TG2、TG3)1条。此次发掘确定了沉舰锅炉舱、艏弹药舱、艉弹药舱的位置,基本摸清了沉舰残骸的整体情况。
本次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201件,以铜制品最多,铁制品和木制品多为船体构件,皮革制品为鞋垫、胶垫。出水的弹药、瓷质洗涮盆、锅炉耐火砖、舷窗框等文物与其姊妹舰“致远”舰遗址一致,其中两箱完整的哈乞开司37毫米炮弹亦为国内首次发现。在TG2中还发现了4枚电发火管,据记载,北洋海军只有“致远”“靖远”装备了使用电发火管的电控火炮齐射系统;在TG3中发现了210毫米克虏伯炮弹1枚,是迄今为止水下考古发现口径最大的炮弹。通过以上关键出水文物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可基本确认其为北洋海军“靖远”舰。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刘公岛时强调“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靖远”舰遗址发掘出水的大批文物充实了甲午战争研究的实物资料,必将推动近代海军史、甲午战争历史研究再上新台阶。同时,“靖远”舰遗址是百年前甲午战争的实体见证之一,它的成功发掘将极大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的展陈和教学内容,推进文旅融合,以更震撼人心的方式激励广大社会民众回望历史,铭记教训,发愤图强。